目前分類:日常法師開示 (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修法須具十圓滿


  修法須具備十個條件--人、生中、根具、業未倒、信處,這五項叫自圓滿;佛降、說正法、教住、隨教轉、有他具悲愍,叫他圓滿。


自圓滿是自己修法須具足的必要條件:


  (一)得人身。


  (二)生於有四眾弟子遊行的地方,也就是有佛法僧三寶的地方。


  (三)諸根具足,手足完整。


  (四)業未倒,就是沒有自作或教他作五無間罪,修行就在淨除這些罪障。


  (五)信處,就是真正心所依,所信之處,即是相信佛法是世間、出世間一切善法所生之處。


他圓滿是修法外在的相應條件:


  (一)佛降--佛出世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累積無數的資糧,在這麼長的時間裡,不是懶懶散散,而是捨頭目腦髓,不但把好處都給人家,也將功德回向,還要有一大群相應的弟子努力去做,佛才能出世,我們應該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佛降的難能可貴。


  (二)說正法--大家都說佛出世了,當然說正法,其實不是這麼簡單,沒有相應的人,佛就不說法了,佛說法一定有因緣,所以佛出世,又說正法,這是難得極了。


  (三)教住--這個教法住世不是說有經論就好,也不是說我們聽懂、會說就夠了。必須能夠如法相應,親自證得,要勝義正法住世,所以正法的時候才是教法住世。像法的時候,教法就沒有了,末法的時候,更沒有了。


  (四)隨教轉--就是法住隨轉,已經現證正法的人,把他所證的,相應的圓滿內容或隨順內容正確的告訴我們。通常「法住隨教轉」,必要有兩個條件:具足師承,如法驗證。如果沒有師承,不算;儘管有師承,卻沒有辦法真正照著驗證,這也只是隨順而已。


  (五)有他具悲愍--就是修行的外緣,有施主供養飲食,衣服等。


  前四他圓滿現在不具足,佛已經涅槃,但還有說正法、教住、隨教轉的隨順。也就是有傳承的師長,如理說法,無論質、量,次第都正確圓滿無誤,只要我們肯發心,如理思惟作意,一定走得上去。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於有暇身取心要


 


  真正修行須具備的重要條件有三:第一、要有修法的心,且找到善知識。第二、要有「暇身」,且能和善知識相應。第三、有正確的修行方法。


  這三個條件,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行。現在我們有修法的心,也有了善知識,就要靠這個身體去修,因此要時時提醒自己:這個人身何等難得,千萬不要浪費啊!就像我 們現在得了必死之症,幸而找到一種非常珍貴的藥能治好這個病,暇滿身就是治這個必死病的藥。就修行來說,這一點太重要了。我們在生活中所以會有種種雞毛蒜皮的問題,就是在這一點上沒有認識,因此對暇滿人身要有正確的認識,才談得上如何攝取心要及進一步去修行。


 


斷八無暇常得暇


 


  暇滿人身非常難得,又有極重大的意義,如何得暇滿人身呢?經上說,由於宿生持戒的功德,能夠斷除墮落畜生及八無暇。無暇就是沒有空閒,修學佛法沒有空閒是不行的,只要能離八種無暇,就是有暇,也就可以修行了。


 


  所謂八無暇:(一)生邊地--生在沒有正法的地方。(二)懱戾車、性為騃啞--如盲、聾、啞、手腳殘缺等,及個性痴呆、遲鈍,普遍來說,諸根不具,不能修行。(三)無佛教--無佛出世,不能了解什麼是該做的,什麼是不該做的。(四)執邪倒見--妄執沒有前世、後世、業果、三寶,不信佛法,不信解正法。(五)傍生--落入畜生道。(六)餓鬼。(七)地獄。處三惡道中,受苦逼迫,沒辦法修行。(八)長壽天--指無想天及無色天,為什麼不能修行呢?無想天沒有修行的心識,無從修行;無色天的凡夫,則無善根修解脫道。


  一旦墮在這八種難處中,就沒有辦法修行。所以當得到了暇滿人身,要策勵自己努力修行,斷除生死。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常法師開示--從生命無限談救災 


透過這次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的經驗,如果能策勵我們平常就好好去做,那麼這救災工作,我想就有非常深刻的意義,不但救別人,還能救自己。當我們自救、救他兩個都能走上去,就能圓滿的成佛。


救災有次第  眼前、善後及究竟


  救災有前後的次第,眼前的次第就是把發生的問題馬上解決,而實際上真正的救災不只是解決眼前的問題,以後還有善後的問題,還希望究竟解決問題。一般人都很熱情,希望把問題趕快解決,可是透過對佛法的認識,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。即使眼前問題解決了,但實際上的問題還在,這對我們學《菩提道次第論》,特別有深厚的意義。


  因此我把救災分三個部分來談:第一部分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,很多人受難,於是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。如果我們有親人在裡面,這更是迫切要做的事情。第二部分善後部分,就是災區重建除了物質方面還要有心理方面。第三部分,特別是針對我們學佛的同學來說。當我們學了佛,也肯定生命的無限,而在無限生命當中,這種災難人人都會碰得見。平常理論上我們也談這個問題,談完以後,並沒有很深刻的感受,也很難感受得到。而修行是要感受,譬如這次災難,也許我們在台北,一點都不受影響;也許在香港,也許只是到過台灣,可能對這次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很關心,可是內心當中不會有什麼痛癢的感覺,就像我們看四川強震&緬甸水災一樣,有時候甚至覺得蠻好玩。所以儘管理論上了解,可是我們很少去感受得到在無限生命當中會有這災難,因此,這個理論對我們不能產生真實的效應。如此,我們學的佛只是皮毛,儘管理論上我們學的是圓滿教法,如果學了不去用,等於一張空白紙一樣。所以因為這樣的災難,極大部分的人都很害怕,正好可以使我們想到:我們的無限生命當中,難免會有這樣的情況,而我們已經了解了一種正確的方法可以解決,正好藉這個機會策勵我們及早努力。


  我們修學圓滿的教法,本來就告訴我們無限生命生死當中,這種災難是絕對逃不過的。這個關鍵,即使在學佛的圈子裡也很少能夠這麼嚴密、有次第的交代清楚。既然我們學到了,以前沒辦法去感受,而今天感受到了,豈不是應該注重這個問題?所以我們賑災是分三個部分:眼前馬上去幫忙災民,這不夠,還要協助善後,這也不夠,還要究竟解決。


  依我們有限的條件,想要全部做到是不可能的,因此我們可以稍微冷靜地想一想:第一部分,可以多少盡一點力量,假如有親人是災民,我們也會關顧,否則重點放在第二、第三部分。因為賑災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,而是全體的事情。我們應該從整體去考量:第一部分賑災的人非常多,政府以及各方面的慈善團體,大家都在做,在這種情況之下,多我們一份力量顯不出什麼。假定今天我們同學像慈濟一樣訓練有素,我們就應該去做;反過來,如果我們去災區會手忙腳亂,就不必去了。災難發生以後,不到兩小時慈濟的人就到了,有的人揹鍋,有人步行跑去,馬上幫災民煮啊、弄啊,乃至照料傷者。也有一些人很快地去,去了以後卻六神無主,不曉得怎麼辦,最後災區亂成一團,結果反而是忙上加忙。而且通常情況之下,熱情過了,到第二部分的救災就會大大地減少。前面一步的確有很多人熱心做,錦上添花我們可以不要,而雪中送炭我們就非做不可。所以曉得了災難的情況後,我就整體看的把第一步放下來,可是我們很關懷廣論同學,所以了解了情況以後,我們更是給他們精神上的安慰。我也聽見很多人馬上去做,結果送的東西堆積如山,卻沒有辦法送到真正災民手上,捐了很多錢也是一樣,這不是我們一股熱情就夠了,所以雪中送炭非常重要。


  再談深一層的第一部分,怎麼救法?任何一件事情,要想成功必須有兩個條件:第一是做這件事的動機要很純正,第二做的方法,要善巧、要正確。動機純正我們大概了解,災難來了,我們盡心盡力地去救。有了純正的動機,還有正確的方法,合起來就是佛法的整個中心。純正的動機是慈悲,正確的方法是智慧,兩樣東西具足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否則我們只是一番熱心,結果慌亂一團。例如報上說,救災的東西到了災區,卻沒辦法傳到災民手上;煮了東西,災民吃不下,結果有很多非災民跑了來,爭先恐後的去爭取,而災民簡直像喪家之犬,面對這個破碎的家園,根本沒有心情接受賑災。因此就算你有純正的動機,沒有正確的方法,能產生效果嗎?誦經實際上是賑災的一部分,經的功德告訴我們,不但是究竟的災,眼前的災也一樣可以救。我們可以誦《金光明經》,它可以救現在的災,救善後,也可以救究竟的災。


解決究竟災  淨智、修行要並進


 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第三步,就是經由了解生命無限而去做,這只有佛弟子才能很認真的做到,也就是對佛法整個內涵有完整的掌握。今天在這種場合,能夠完全把握住佛法的已經很少了,不管別人能不能做到,至少我們曉得我們是把握得住的。因此,我個人的感覺,這個部分我們是義不容辭!目前我們的條件不夠,救現在的救不了,善後的還可以,而究竟的部分應該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重點。今天真正要談的就是第三部分。如果真正想要究竟解決問題,單單說「我信佛」是不夠的,要有正確的方法,這最深遠的道理就是《菩提道次第論》。那我們學到了以後,如果不認真去做,是對不起自己,也對不起受災的人們,這才是我認為重要而要談的問題。


  如何做好第三部分的救災?怎樣做才能在動機方面、方法方面,產生最好的效果?我們重點是放在究竟上面。「究竟」是依佛法來說,佛法就是我們現在學的----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。很多同學都已經把理念建立起來了,可是在我們的認知當中,單單理念認知而不去實踐,對我們並沒有實質上的幫忙。因為真正感果的是業,當我們理論了解以後,會有什麼業?如果沒有其他因緣,第二世來的時候會有三種狀態:第一類,如果我只是文字方面消文得非常好,大家也很讚歎,第二世來的時候,會是個學者,腦筋非常好,世智聰辯,可是不一定會信佛。第二類,消文並不一定靈光,可是有信心,反正只要相信就對了,所以會出很多力,供養很多錢;這樣的人下一世來的時候,就是一個富有者,然後周圍的人會幫忙你,可是對佛法,雖然相信,然而還是進不來。還有一類就是持戒持得嚴謹,可是把握不住真正的內涵,這主要的是以出家人為主;這樣下一世就有貴的因,來世做官,但是佛法不一定相應。


  所以理論文字了解以後,如果不透過修行,沒有辦法產生一種迫切性,推動我們要去實踐的力量,那麼效果是不大的。照理說,這件事依法人的工作內涵應該是淨智處的事情,可是淨智處產生的效應通常不大。倒是廣福這一部分,由於慈心有很大的效果,我們願意投入,功德是有的,但是真正要想產生正面的效果並不大。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並沒有真正按部就班,照廣論的理論了解以後,依法去思惟觀察,在內心當中產生真正推動的力量。譬如「暇滿人身」並不是指得到人身而已,很多人誤解得到人身就叫暇滿,其實暇滿裡十圓滿當中的「信言」,就非常難做到。得到了暇滿人身以後,就會戰戰兢兢地說:「我要修行、我要修行。」



由於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故  策發精進提念力



  可是這歡喜的力量,並不是由於依法去思惟了以後,覺得暇滿人身這麼難得,所以我心心念念去緣法。進一步說,譬如念死,廣論次第第一步是從「念死」進去的,理論上我們很容易說得頭頭是道,說:三根本、九因相,希望得到三決定。決定就是決斷,決斷是透過理論的了解,如理的思惟觀察以後,內心產生非常強烈的感受。念死,不是因為念了死而怕死;而是當我想到要死的時候,我真正感覺到,要利用這個生命去修行,如果有修行,我死了也不怕,還覺得很好;如果不修行,萬一死了以後,眼前的一切都消失,而且要下地獄,所以非常恐怖。


  我在一生修行當中,曾經有幾次這樣的體驗。念死心現的時候,簡直是睡也睡不著,飯不想吃,逼在那個地方。可是據我所了解,要產生這個效果非常不容易。因此透過理論的如理思惟來推動我們的力量並沒有,這怎麼辦?問題是我們也沒退路啊!可是,要想強大的推動我們在佛道上走得更快,力量仍嫌不夠,這就是欠缺內心當中一種策勵的力量。


  造任何一個業,意樂最重要,今天這個意樂逼著你朝這個方面去想,雖然你沒行動,但一定增上。以前儘管我們知道很多理論,都沒有辦法策發出這股力量,因為有很多實際上的條件,特別是在家居士,比較困難。我們現在精進七,前面是單提念力,後面就是想辦法去思惟,將來真的思惟就是要思惟這股力量,由於這股力量很強大,然後才會一心如法地皈依


無限生命中  怎令心血付流水


  經由這次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,恐怖的心情提起來,策勵我們向這方面去做,實際上倒是幫了一個很大的忙,幫忙策勵我們努力去緣法的心。不僅如此,我從報紙看到一張照片,觸目驚心----有一個災民頭低下來,房子坍倒了,標題說:「他一生努力的血汗,轟一聲,坍了!他一生努力的血汗,地一搖,垮了!」以及台東知本金帥飯店瞬間被水沖垮的畫面我想:「如果是我呢?」如果你是他,你有什麼感覺?千辛萬苦,血汗掙來的錢,成家立業,買房子……,啪!一下,什麼都沒有了,然後只能欲哭無淚。眼前是我們看別人,有沒有可能會到我們身上來?有!在無限生命當中,一定有這種機會,所以要不要事先準備?難道要到了那一天,也像那張照片一樣登出來嗎?這才是第三層意義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。


  不僅如此。在無限的生死輪迴當中,生命真正存在於物質跟精神。物質是精神的一個載體,也就是說,我們今天世間這些東西,只是支撐這個精神的工具而已。這精神或者直接來說靈魂,是我們住在房子裡的人,物質上的東西就是這棟房子。我們把剛才的例子更加強一點,受害者一生心血沒有了,有的父母被壓死了,有的夫妻兩人當中有一人被壓死了,或子女被壓死了,剩下孤伶伶的一個人,當我們死的時候是不是這樣?會不會發生在你身上?平常我們講無常,講完了以後總是想:「這個道理蠻有用!可是,等到我老了以後再說,退休金存放了再說。」然後兒子要娶、女兒要嫁,不曉得要做到什麼程度,可是等到兩腳一伸,什麼都不見了。


  今天這些人都是我們的大善知識,他們以生命來策勵我們要努力,假定我們真的因為這樣的因緣而提升了,他們一定也有一份功德,佛法就是這個緣起之法,也因為這樣,我們才真正的感受到菩提心的發法。所以我來就是要告訴大家,這次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以後,各位內心有著一股強大的支撐力量,第一個念頭:「這個大災難!」第二個念頭:「總算我們還有學到佛法,不管生者、亡者,我要在這個點上好好的努力!」我們已經白白浪費無數的生死輪迴,如果這次我們能夠提起來,多一個人提起來,就多一份功德,而這個功德是無限的。如果我們誦經的過程能夠把這個念頭提起來,這個功德就對了。至於正念的時候,虔誠恭敬地念,事前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發願:這個災難是人人都有可能,而且我自己也是無法避免,因此,我今天有幸宿生積了這麼大的善根能學佛,難道願意把一生的心血放在物質上,而最後看著它坍倒嗎?我們豈不應該及早做準備!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

  今天我看見報紙上又說:有些人恐嚇大家,認為還有更嚴重的災難要來。這樣恐嚇別人不可以,可是以此策勵自己是應該的。我們學了佛,了解一切都是業感所得,「死亡奇蹟預言」書中告訴我們的那一幕,關於未來的災難,我想大概慢慢地會呈現。雖然現在的確有很多地方已經改善,這點我非常讚歎各個佛教團體所做的努力。而且除了佛教界以外,還有其他的人,大家都盡心盡力去做,所以這個災難是一定會減緩。可是以精神層面去看,好像這業並沒消掉!而且還每況愈下。所以我們遲早一定會死,不用等到百年以後,這情況隨時都會來。今天趁這個因緣,如果我們好好策勵,即使災難不來,我們也像廣論上講的一樣,利用這個人身,積累一點善淨之業,這不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嗎?因此及早做準備,才是真正重要的,千萬不要說等我做好了什麼以後再做,而且眼前就要去做。


皈依且行善  自救、救人皆圓滿


  平常我們繫念三寶,懇切皈依的心很難生得起來,現在這個大災難讓我們了解一個事實:當我們生命消失的時候,「諸業於生死,隨重近串習,隨先作其中,即前前成熟。」也就是說,死的時候哪一個先感果?重業第一,近第二,串習第三,先做第四。這對我們修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。如果你有修行,造重的惡業是不會,而重得保證我們上去的善業也沒有。可是有一樣東西----近業,很重要,那就是在靠近死亡的時候,如果皈依現起,就會朝這個方向去。即使我們無始以來造了很多惡業,皈依業先來,這個業就會先感果,這就是保證增上生能夠走得上去的根本原因。也就是為什麼希望各位理論了解了,還要各位做義工。因為我們平常的業並沒有很強烈的意樂在推動,可是我們覺得我們需要,也願意去做。平常已經造這個業,再加上臨終的時候,皈依的念頭提起來,那我們要走的地方就是我們所希望的,所以也是串習,也是近。


  等一下大家回去以後,就去皈依,不要說閒話,念觀音菩薩也好,宗大師也好,或是密集瑪當中的最後兩句:「雪頂智巖善巧宗喀巴,賢慧普聞足下作白啟。」或者你念「皈依上師、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」心裡很懇切地念。如果在鄉下,還可以跑出去空地逃生,在這都市根本沒地方逃,就在心裡很認真的念。但是平常如果沒有經常訓練,到時候心情就容易亂,念不起來的。民國七十幾年的時候,我住在華藏講堂樓頂上,有一次發生地震,剛開始很害怕,後來幸好三寶的加持,我很懇切地皈依,最後餘震來的時候,因為念力一提起來,我躺在床上,地震搖得厲害,我就高興得厲害,當時想著:「這個世界不理想,上師你把我接去了,到更好的地方去。」心也非常平靜,搖過了以後,這種情緒還在繼續。這也是因為前面我已有很多次的經驗,所以我建議你們平常的時候,不要小看這件事情。


  我們在精進七當中,希望大家先單提念力,就是在緊急的時候,你可以馬上派上用場。但是正式修行的時候,不是用這個原則去做的,這點大家注意。如果你對無限生命這觀點始終不很確定,皈依你就辦不到。你也可以姑妄言之,因為萬一到時候真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怎麼辦?我想至少大家這個力量一定有。在座的諸位都信得過生命無限,可是總放不掉現在的事情,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。最近我會介紹大家兩本好書,我會專門講解,就是「死亡九分鐘」和「我所見過的靈界」,希望對你們生命無限的概念有絕大的幫助。這本書如果不透過廣論來解釋,有的時候我們會不太懂,好像跟我們了解的佛法不一樣,這是因為我們了解的佛法不夠。


  透過這次的經驗,如果能策勵我們平常就好好去做,那麼這救災工作,我想就有非常深刻的意義,不但救別人,還能救自己。當我們自救、救他兩個都能走上去的話,就能圓滿的成佛。今晚我到這裡就以這個問題來策勵大家,大家共勉之。


 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尊師重道 捨棄己見


  很多人學佛,總是抱著一種錯誤的心態──我要學這個,你就給我這個,而忽略善知識的引導,就像有人生病,應該找醫生診斷、開藥,卻告訴醫生:「我要這種藥,你就給我這種藥!」這樣能治好病嗎?修行也是一樣,我要這個東西你卻給我那個,不配我的胃口,或者認為老師的條件不夠,所以不認真學習。


  我們卻清楚如是因感如是果,宿生因地中沒種下正因,就感不到圓滿的老師教授,這時應該努力反省,除去錯誤的概念,淨化自己去尊師重道,照著善知識所給的完整次第一步一步修上去。


正確思惟 去除無明


  修行時,正確的方法應該如何?錯誤在什麼地方?正反兩方面應一無遺漏地分辨清楚,這個道理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非常重要。我們之所以為凡夫,是因為有見惑、思惑,根本在大無明當中,見解、習性、喜好都是顛倒的,因此我們修學佛法的人,一定要了解學的內容,進一步認得習性的錯誤,照著正確的去做,這樣才對。


圓滿教授 淨除三毒


  善知識給我們的圓滿教授,都是引述種種大經大論,並配合祖師們的行持驗證,做為我們的榜樣,務使我們產生確定不移的認識,然後用來觀照自己的內心,淨化與三毒相應的種種雜染。能正確認識圓滿教授,並照著去做,這極端重要,修行是否成就,關鍵在此。


師法聖人 策勵自我


  祖師菩薩告訴我們:「有善巧的老師,還須有具相的弟子,兩者都圓滿,一場法會才能辦成功;而參與法會者能從中受用,變改心意,這是獨自修行時難以產生的效果。」祖師菩薩都是這樣經驗過來的,他們是再來人,尚且如此努力,何況一個初機的人,怎能諉稱凡夫而悠忽度日?聖人尚且如此精進,我是凡夫更要策勵自己趕快努力!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行的內涵

  修行的內涵大致分為四種,第一種是要了解未修之前及修行之後是什麼狀態。未修之前,無論知見、情緒都在無明煩惱與粗猛的貪、瞋之中,修行之後,我們的心識狀態改變了,以前貪著的東西,現在厭離;以前對自己不相干的人事物漠不關心,修行之後生起慈悲之心、憐憫。

  第二種是透過思惟和觀察了解所面對的境。譬如現在執著有「我」,等到真正瞭解原來「無我」,就不會把「我」看得那麼重要。

  第三種是修行之後,心所希願處。譬如一開始我們要求生淨土,到後來求「唯心淨土」──你的心就是淨土。

  最後一種是銘記修行的內涵。經過修習以後,使得我們內心生起相應的狀態。

觀察思惟善分別

  彌勒菩薩造的《現觀莊嚴論》是我們從凡夫到成佛最完整的次第教授。論中說:「見道位及修道位的大乘聖者,尚且要不斷思惟、稱量、觀察、修習。」我們居然把觀察、思惟當作妄分別,倒因為果,多麼可笑!我們應該對「不要妄分別」有一個正確的了解,「無分別智」是如理的聽聞、思惟,正確的認識邪執、無明,並精勤修行加以淨除的最後結果。

無常苦乃修行根柢

  我們現在無法修行的最大原因,是沒有修過無常苦,不曉得世間是苦,因而放不下。譬如眼前有一杯毒藥,吃下去,會馬上要你命,你逃都來不及,因為曉得這是一種苦;假定你曉得生命無常,明天就要死了,還管他什麼錢財、身外物?無常觀真正生起,苦諦真正了解,就會策發厭離心和精進心,這就是我們向上修行的根柢。

  「修」很廣泛,絕對不能執很小的一個範圍,為了要離苦得樂,解決一切眾生的問題,對身體、受用、善根等資糧都要修習積聚。如果你得不到人身,能修嗎?乃至善根不夠亦難修習。真正修的時候要做到「捨護淨長」四件事──「捨」該捨的,「護」該護的,然後透過淨化來增長善根福德,當然這些都要長時修習,直到究竟成佛。

如理分別 去除邪妄

  有人說:「一切分別都是著相,成佛要無分別,如果執著,都是障礙,要去掉它。」這是一種邪妄分別。譬如有一位老和尚,平時喜歡吃田雞,人家說:「出家人怎麼可以這樣呢?」他說:「老僧兩腳一盤,什麼都空掉了。」若未見道,這是最糟糕的錯誤,所以人家說:「老和尚你什麼都空掉了,只有田雞空不掉。」我們行持、說法一定要非常小心,一句話、一個見解都要如理思惟、觀察,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,任何一句不如理的話,或一個不正確的見解,留在世間就有輾轉無窮的影響,說這些話的人,將受種種的苦報,這是值得我們警恫的。

棄捨觀察 障礙敬法 

  修學時,捨棄一切觀察,這是錯誤的見解,會成為我們敬重經教的最大障礙。修學佛法在因地裡。要先對法有大恭敬、大仰望,才能淨除罪障,趣入佛法。如果認為「思惟觀察是執相,會障礙成佛」,當然就不會恭敬經典,佛法沉沒消失,聖教隱沒的因緣,就是這樣造成的,所以造作恭敬經典的因,是眼前最重要的事。

修道有二 觀擇止修 

  修道有思擇修、不思擇止修兩種,一個要思惟觀察,一個不用。如修淨信、暇滿、無常、業果、生死過患及菩提心等,都需經過思惟觀察,使我們猛利、恆常變改心意,如對善知識有淨信心,自然斷除不恭敬;修暇滿人身,死沒無常,就不會拖延懈怠;修了業果,一定不敢投機取巧。止修則是把心安住在一個方向上,不要東想西想,例如觀想佛,就應令心安住不動,這是止修,思擇修與止修要配合得天衣無縫,才能圓滿。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思惟觀察 變改其意 


   我們每個人都有變改心意的能力,卻時常把這能力用在煩惱上而不用於正法。例如:有個平常你很信任的人,後來有人告訴你:「某人其實是個大騙子,你所有的苦頭,都是他造成的。」你起先懷疑,經過仔細觀察,原來他真的與你作對,你就不再信任他了,甚至起了瞋心。佛告訴我們「樂是苦因」,起初我們也感到懷疑,經思惟觀察,確定曉得真是這樣,並放棄以往享樂為主的概念,而會在修行上下功夫。這種變改心意的能力,用於正法,對修行是有絕大幫助的。 


 觀察修習 生無垢淨慧 


   真正對治煩惱的藥是智慧,智慧是靠聞、思、修而得,只要方法正確,一定能夠破煩惱;若沒有觀察或觀察微少,就不會生起無垢淨慧。 


 


  佛法的真正目的是對治煩惱,煩惱斷除了就沒有惑業,當然不會流轉生死。我們以前造了惡因,所以現在感得惡果,瞭解了這一點,內心產生無比的慚愧,對法生起恭敬心,然後努力思惟觀察,把以前的惡因轉過來,種下無垢淨慧的正因,這是修學佛道的命根,我們一定要把持住。 



 


慎防走入錯道因 


   現在有很多人對於道,修了很多,反而產生反效果,以致妄念重大,念力遲鈍,抉擇時也不清楚,這就是因地當中走錯路了。譬如有人一聽到佛法,眼睛就瞪大、內心無比歡喜,這是因地當中跟法相應;但有的人一聽經就打瞌睡,提不起勁來,為什麼?就是與法不相應。


 


  任何事物若跟內心相應,就算很累,精神也能提起來,所以我們若碰見與法不相應的情況,應立刻檢點是什麼狀態,並趕快懺悔,罪障淨除以後就不會感果。否則成為習氣,種下障礙修法的因,結果是非常可怕的。      


 


聞思三寶功德 增長信心 


   對於三寶的功德差別,殊勝、細緻的內涵,能夠了解得愈多,信心也愈增長。平常我們說皈依,為什麼要皈依、內容是什麼?不一定清楚,但是你如果了解愈深入,就會愈相應,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如此。同樣的,現在我們要增強對三寶的信心,當然更需要聞思三寶的種種殊勝功德,啟發對佛法的好樂,增長廣大信心。 


 


出離心與菩提心 


   我們若能多了解生死輪迴的種種大過失及大害處,厭患心自然生起;要明瞭解脫、大菩提心及六度的殊勝利益,則需就聖人所說的經義,努力聽聞、思惟、觀察,才能增長好樂精進,並且永不退心。 



 


確立定解 他不能轉 


   有智慧的人應該透過觀察修獲得確定不移的見解,不管人家怎麼說,環境怎麼變,絕不動搖。一般人修法往往不知如何取捨,聽這也好,聽那也好,這是因為沒有定解。定解很重要,不是聽一下就算,聽過後要深入研習和討論,還要思惟觀察,對於正確無垢的道理產生定解,這時信願具足,一定不受他力動搖。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修以聞思為要 


   修行以聞思為要,沒有聞思,要修決不可能。而聽聞的根本在親近善知識,所以善財童子問菩薩行,總共參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,為什麼他能「一生取辦」?因為聞思修次第井然,且於善知識所有教誨,深生尊重,深植淨信。想要做到最好,就要把握這個基本概念。法華經上佛說:「我多生多劫把最好的告訴你們,但你們只拿自己歡喜的,儘管有一點成就,卻轉了大圈子。」佛就是告訴我們,不要把「我」的概念放進來,以致聽不進善知識的話,「我」越弄越大,如何能修行? 


 


聞思修的因果關係 


 


  修行必須從聽聞佛法開始,有了認識才能正式修行,修時就照著聽聞的道理應用,才能有成就。聞思修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係,有人卻認為聞思只是講講道理,修是另一回事,雖然他們也講解行並重,修時卻莫名其妙地把聽聞的部份丟掉。就好比看地圖時,知道此地到彼地應如何走,正式上路時卻朝反方向走去。這種錯誤,破壞完整的聞思修次第,使得佛法支離破碎。講修的人不要聞思,講聞思的人不修,對此我們要特別警惕,並在行持上不斷策勵自己。 


 


謗法業重 損及佛法 


 


  佛無量劫以來捨頭目腦髓求一偈一句,才能把正法寶給我們,我們卻輕輕鬆鬆說:這個用不著。由於自己的執著,認為聽聞和思惟是過失,只要念佛,持咒,或參話頭就好,其他的不要管,犯的都是同樣毛病,到後來走上錯路,還損害佛法,真令人痛心。佛說外道不能破佛法,他們本來就是反對佛法的,所說的話世人頂多一笑置之;若佛弟子自己說法寶沒用,佛法不衰更待何時?這責任是誰的?我們一天到晚說自己業障重,還偏偏造業障最重的謗法業。 


 


一心恭敬 殷重種因 


 


  《地藏十輪經》告訴我們:小乘行者固然不能毀謗大乘,大乘同樣不能毀謗小乘。了解謗法業重的道理,對任何法門都尊重,現在能修的趕快殷重修,不能修的明白是自己業障未除,資糧未聚,所以拼命努力,待業障除、資糧聚集,就可以修了。無論如何,在因地中自己未能做的,絕不能嫌棄不要,而應思惟是自己障礙太重,並且一心恭敬。因地當中這樣恭敬,待障礙除掉了,自然能學;若因地中輕易嫌棄,將來果位現起時,必然還是輕視棄捨,因果關係必然如是。 


 


認清宿業因緣 找到下腳處 


 


  修學佛法需要兩大要素,一是正見,一是正精進,若認為不需聞思,知見已錯,如果還嫌聞思麻煩,沒做就先打退堂鼓,連正精進都沒有,還奢談學佛度眾,這是我們要深切反省之處。或許有人疑問,六祖大字不識一個,為什麼能這麼好?這是他多生多劫累積的資糧,實際上還是按照次第一步步走上來。每個人宿生的背景條件不一樣,要認清自己的內涵,找到自己下腳處,而後依次第精進修習。理論懂了,法相了解得越清楚,在身心上面觀察時,會看得清清楚楚,證實佛法道理千真萬確,那時才會完全不動搖,在這種狀態下走上去,千穩百當。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業感果 雖小能生大苦樂

  一切業不論黑白、大小都如影隨形,有多少業因就感多少業果,不只一點都不會差,而且會增長廣大,最後產生非常大的苦樂,眼前我們所以馬虎的原因,主要是想討便宜。想得到一點點好處,或者是主動去爭取,或者是習性懶得動,假定對業感果的道理,有了決定信解以後,就絕不會想討小便宜,唯一想趕快努力的就是斷惡修善。


起心動念不馬虎


  即使極小的惡事,千萬不要忽視,以為無關緊要,成千上萬的東西都是從「一」開始向上累加的,起心動念若始終在馬虎當中,時間一下子過去了,中間做了什麼都不知道,於是一生、一長劫就這麼溜走。


  不要認為做了一點點小惡無所謂,它會慢慢積起來,結果成了大惡受大罪,反過來,從小的善努力去做,大的善業也都積起來了,最後能得圓滿的善因善果,所以在每一個當下,我們的念頭要提住、要努力。


扭轉習性 修善成等流


  我們每一個人在無明大夢當中,有各自的習性愛好,這是前一生養成的,而且會多生多劫延續下去,習性一旦養成了以後,雖不特策勵,他世現行猶如夢。同樣的,這一生前面的也會影響我們現在,眼前的每個念頭,就是前面念頭的等流,是相續的。譬如聽聞的時候,前面全神貫注的聽,會繼續聽得很起勁;如果前面聽得沒有味道,後面就會含含糊糊,這就是前後的等流心識,一生乃至長劫都是如此。


  真正修行就要把習性改過來,對的把它增長,不對的趕快扭轉。假定沒有修的話,不管眼前多好,到後世悉不獲安樂,最後還會墮落受苦。反過來,儘管樣樣條件都差,但具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六度萬行,現前增上生,後來是決定勝,就會像夏天的江河,剛開始乾乾的,到後來可以把大海都充滿。


  應該善巧了解善業得樂,惡業得苦的差別,努力斷惡修善。對做這件事要有信心,因為「信為欲依,欲為勤依」,一定要依止善知識認真聽聞,得到正確的了解,啟發信心,只要有了信心,善法欲、精進都起來了。


業未造不遇 已造不失


  所造的業縱使百千劫,等到因緣會合的時候,還是要自受。印度的婆羅門外道說,供養諸天,祂就能保祐你,像商品一樣,供養多少就能抵消多少罪。沒這種事情!世尊告訴我們,業造了以後一定不會失去,沒有造的一定不會碰到,絕對不可以交換。


  沒有造感苦樂的業因,絕對不會感苦樂的果,未造的業不會遇到,已造的業不會失壞,我們現在能受用佛法,是大師經無量劫,捨頭目腦髓所積聚的妙果,能夠聽見一定有聽見的因,如果放棄掉的話,太可惜了!想到暇滿,曉得修行是自己的事,絕對不肯偷懶,會拼命努力。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不害且利他 壽量圓滿因

  要感得壽量圓滿,應該遮止傷害眾生,這個傷害不僅僅是殺,還包括不損惱別人。見煩惱特別強的人,歡喜跟人家講道理;思煩惱特別強的人,道理不一定講,但是貪瞋癡特別重。我們修學佛法,特別講意樂,這一點很重要,所以不傷害眾生,主要的是「要有不害意樂」。


 


  對於將要被殺的眾生,要去救他,利益他的命。對於病人除了承事,還可以給好的醫藥。醫藥分生理和心理兩方面,一般人除了身病,心病也很重;幫助別人使他身心健全,自己身就少病,心力也會堅強。此外,不以磚塊、石頭……傷害眾生,還處處去幫助別人,這樣不但壽長,而且少病少惱。如是因感如是果,一點都不錯。


        惠施及無瞋 形色圓滿因

  明燈供佛、並且在暗處點燈,施以光明,以及惠施鮮淨的衣服,和好的東西,可以感得形顯二色圓滿。真正學佛最重要的是正知見,別人行善時,我們應依止無瞋,真心讚歎、隨喜、不嫉妒,他所得到的功德,我們也能夠得到。譬如,有人用心打掃大殿,你覺得他算什麼,對不起,你這一念非墮落不可;就算他做給別人看,他做他的,你還是在那隨喜,功德就是你的。


  伏慢敬尊長 出生圓滿因


  為什麼出生就高貴呢?因為有謙下尊重別人的善因,所以一出生就得到人家的尊重。現在處處驕慢瞧不起人,將來人家也一定瞧不起你。


 


  三寶師長、父母都是福田,你對他們恭敬,他們不一定有好處,但是你一定有好處。如果你真正了解恭敬的內涵,不但內心一點煩惱也找不到,甚至於在任何地方都在增長功德,不僅眼前快樂,將來還生生增上。


  財法無畏施 自在圓滿因


  修行佛法的次第,一定是是以布施為先。幫助別人與人結善緣,他是你的恩田,可以成就圓滿布施的功德,具足布施功德就能學佛,了解了佛法,可以進一步幫助他人,自他都能圓滿。


 


  佛在因地中,所有東西都能布施,甚至有人來向他要頭目腦髓,他都很高興地布施。布施要從多方面來講,需要財物即施財物;需要精神方面的安慰,即施以無畏;幫助他知見方面的瞭解,就是法布施。


 


  世間的苦惱有情及功德田、恩德田有所缺乏時,要去布施、供養。對功德田、尊長父母,不僅是賺錢給他,還要處處善體親意、委曲婉轉;以孝子心侍奉善知識,依順父母的想法,不以自己的想法為主,這一點對現代的人,尤其重要。


 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