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文章欣賞 (1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禮佛無所求      聖嚴法師開示           書法/ 淨空法師   
龐蘊居士參訪馬祖道一禪師,問:「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?」馬祖說:「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,我就告訴你。」龐蘊立即開悟。

  萬法是一切有形的現象以及一切無形的道理、觀念;舉凡生活中所思、所見、所用、所接觸,全都是法。一般人皆不能離開生活,離開生活就不是人:只要生存一天,只要還有生活的形態,還有身體的活動和心理的活動,就不能離開萬法。

  那麼,究竟是什麼人才能不與萬法相伴呢?這句話問得很高明:離開一切相對的事物及觀念,一切不依賴,一切不應用,有這種人,其實就是解脫自在、大徹大悟、無罣無礙的心境。這種人的心境,已不是能夠用語文描述出來的,名詞也好、形容詞也好,都不能代表這個人的廣大心胸。

   可是即使把這個人帶給你看,你也無法體會他的內心世界有多廣大,容或由第三者向你介紹他或由他自我介紹,也無法講得明白,還不如無言勝有言。所以馬祖 說:「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,我就告訴你。」由於馬祖當時在江西,所指的西江可能是長江或贛江;不論是那條江的江水,都是絕對無法以一口吸盡的,而龐蘊為何 一聽就開悟了呢?很簡單,不與萬法為侶,是有這樣的人,但卻無法想像、揣摩、形容、計較。他當下知道一口吸盡西江水是絕對不可能的,他的期待心馬上就消失 了,在他放下對內及對外的揣測追求之時,悟境便現前了。

  這個公案對現代人也有啟示作用,大家都在爭論對與錯、是與非、真與假、善與惡 等等,其實世間並沒有絕對的真理,只有比較性的、階段性的、區域性的正確,一旦時過境遷,正確的標準也隨著改變,因此,不要以主觀的自己強求他人認同,更 不要自以為是真理的代言人。不可以說:「我的發現最正確,我的觀點最標準。」只可以說:「提供我的淺見,請大家參考指教。」

  由於標準之外還有標準,正確之後另有正確,就應不斷地吸收新知,虛心地多多學習著尊重他人,看看其他的地方,聽聽別人的意見,然後省察一下自己以為的正確,是否需要修正甚至放棄。如果別人的看法更周到、更有用、對人更有利,那就捐棄己見,接受他人的看法。

  如果衡量之下你的觀點、方法確實比別人的高明,那就毫不保留地傾囊提供,和盤托出,但是態度務必謙虛。因為那只是一種暫時的方便,和比較的正確,不是真正的絕對的正確。如此一來,對方覺得被尊重而願意接受,大家會因而得利,自己也會繼續進步。





★禮佛無所求

  黃檗希運在佛殿上禮佛,唐宣宗當時在寺中做沙彌,見此而問黃檗:「不著佛求,不著法求,不著眾(僧)求,長老禮 拜為何所求?」黃檗說:「不著佛求,不著法求,不著僧求,常禮如是事。」沙彌說:「用禮何為?」黃檗打他一掌。沙彌抗議說:「你好粗魯。」黃檗一邊回說: 「這是什麼地方,豈容你在此說粗說細!」一邊又打沙彌一掌,沙彌只好走開。

  「夫為法者,不著佛求,不著法求,不著眾(僧)求。」這幾句話是出於《維摩詰經》的〈不思議品〉。唐宣宗當時在黃檗禪師那兒當沙彌,他一定是看過《維摩經》了,而且菩提達摩的〈二入四行〉的第三行,名為無所求。

   一般人禮拜總是為了祈求什麼,他乍見長老拜佛,信口就問:「經中說不求三寶便為佛法,那你老人家禮佛是求什麼?」黃檗回答他:「經中的確是這麼說的,但 我是佛教徒,還是要經常這麼拜啊!」沙彌覺得很奇怪:「既然無所求,為什麼要拜?」黃檗便打了他一巴掌,沙彌並未因此而開悟,反而頂撞他說:「你好粗魯 喔!怎麼打人呢?」黃檗又是一掌,叫沙彌別在這兒說粗說絀,沙彌這才悻悻然走開。

  故事很精采,一位王子做沙彌,無端挨打。也只有黃檗才敢打他,其實是想幫助他。

  禮拜的功能至少有五種:一是為求感應,二是為求懺悔,三是為表感恩,四是為求安心,五是不為什麼。因此,經中只說不著三寶求,並未說不禮拜三寶,禮拜三寶不一定要有所求。

   不過一般人禮拜總是有所求的,求感應是為消災免難,增福增壽增智慧;求懺悔,在三寶之前承認錯誤,願意承擔一切責任,希望此後不再犯同樣錯誤,希望三寶 幫助他、證明他;表示感恩是因為修學佛法而得了離苦的利益;求安心是為了用禮拜的方法來使心能安定、平靜、統一,得禪定開智慧;無所求禮拜,就像黃檗一 樣,他已經開悟,已經無所祈求,他不是為了求什麼而拜,只是做一天和尚就該撞一天鐘,做一個佛教徒就該每天要拜佛。

  當時的唐宣宗,無法了解黃檗的境界,所以挨了兩巴掌,尚不知道被打的原因是什麼。如果他也跟著一起拜就沒事了,那來這麼多的妄想、雜念、疑問?難怪討打。

★空手把鋤頭

  此句節自傅大士的禪詩「空手把鋤頭,步行騎水牛;人從橋上過,橋流水不流。」

  傅大士本名傅翕,是梁武帝時代的人,是「中國禪宗」尚末開始之前的一位禪師,先為漁夫,後來捨漁而務農耕。

  這首禪詩,作於耕作階段,所講的全是反話。抓了鋤頭但手是空的,騎著水牛卻在步行;人從橋上走過,看到的是橋在流,水沒有流。從一般常識的角度來看,像是語無倫次的瘋癲話。仔細推敲,的確也有它的道理。

  空著的手才可能去抓鋤頭,步行的人才可能騎上水牛。過橋的時候,橋在腳下一步步過去,但是水始終都在橋下,倒是橋從腳下流走了。這此都很正常啊!

  「空手把鋤頭」是說手上抓住鋤頭時,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心從此就被鋤頭佔有了,永遠放不下來了;抓了鋤頭時的手依然要自自在在,好像沒有鋤頭一樣。

   舉個例說,你有一棟房子、一輛車子,可不要以為房子、車子永遠是你的,它們只是暫時屬於你的;其實,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是自己的,何況是身外之物。有房 子、汽車時,當然方便有用,不過心中不宜執著,不用老在擔心房子失火、車子被偷。當然,房子的火險還是要保,車子丟了還是要找,但不要因為有房有車而弄得 牽腸掛肚,六神不安。

  「步行騎水牛」是說騎著水牛時,不要執著於非得有水牛讓你騎不可,有牛可騎當然好,可是不要貪戀著水牛的方便,你還是隨時可以步行,有沒有水牛騎都可以,騎水牛和步行的心態要完全一樣;有水牛就騎水牛,沒水牛騎就用步行。

   「人從橋上過,橋流水不流」,這是另外一個境界了。有些人行色匆匆,今天到東,明天到西,下週往北,再一週又向南行,週而復始地跑來跑去,來來回回,人 是一天天老了,環境倒似乎未變。其實先後來到同一個地方,時間不一樣了,景色自然有所差別,環境經常在變,就好比橋一直在流。

  為什麼說水不流呢?每次看到橋下都有水,所以未曾流掉;流動的狀態與事實永遠不變,就像是說一切現象都是無常,無常的事實永遠不變,所以說水沒有在流,也是事實。易言之,是水流的現象沒有流走。

  「空手把鋤頭,步行騎水牛」是有等於無、無等於有,有無不二。「人從橋上過,橋流水不流」是動等於靜、靜等於動,動靜不二。這告訴我們,不要把常識世界當成不變的事實,否則徒增痛苦煩惱;如果能對世界作如此的看法,心胸自然開朗。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【聖嚴法師開示】超越別離的痛苦


「月有陰晴圓缺,人有悲歡離合」,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,而人是血肉之軀,和心愛的人分離時,難免會心生憂苦、潸然淚下,而這就是佛教所說的「愛別離苦」。

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分成親子之愛、男女之愛、朋友之愛等,其中親子之愛與男女之愛是最親密、最甜蜜的,一旦面臨生離死別,也是最痛苦的。至於朋友之間的情感就比較淡一點,但如果是情感真摯、生死與共的朋友,分離時心裡也一樣會很難受。

親子之愛主要是站在父母的立場來看孩子,因為從孩子的立場來看父母,感覺上沒有那麼濃厚,也沒有那麼強烈。但是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卻非常執著,因為從小拉拔到大,在長大成人之前,總是跟在自己身邊。所以當孩子的翅膀長硬了,即將離家的時候,都會捨不得,感到相當痛苦。有些父母甚至為了兒女要出國留學就痛哭流涕,這看起來雖然莫名其妙,卻也是人之常情,這就是「愛別離苦」。

其實在兒女出生後、年紀還小時,父母就要有心理準備,因為孩子最終一定會離家,再怎麼捨不得也要捨得。只要心裡有準備,當離別的時刻一到,就不會覺得那麼苦。如果平時連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,只是一味的捨不得孩子離開,到最後面臨非捨不可的時刻,就更加痛苦了。

另外,男女之愛的別離也是相當痛苦的,通常愛得愈深,就會愈痛苦;愛得淺一些,則會好受一些。因此新婚夫妻或是熱戀中的男女,如果不得不分離,當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。

幸好我是個出家人,當年跟著軍隊從中國大陸到台灣來的時候,沒有太多親情、愛情的牽掛,因此輕輕鬆鬆就進了部隊、上了船。可是我記得當時看到好多軍中的同袍,他們有父母、也有女朋友,所以要走的時候很難割捨。還沒上船之前,依依不捨,你看著我、我看著你,殷勤叮嚀,上船以後失魂落魄,一直到了台灣,心裡想到的、晚上夢到的,都還是在大陸的親人、愛人,有時候還會偷偷地流眼淚,相當痛苦,這就是愛別離苦。

我想,人與之間只要有一份愛,無論是友情、愛情或親情,離別的時候都是痛苦的。即使我出家當了法師,但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,對於親人之間的分離,一開始也有難捨的感受。例如,我十四歲出家時,我的母親因為捨不得而哭,我也跟著流眼淚。上山大約一年多以後,有一次母親前來探望,在山上只住了一天要回去了,我的母親雖然捨不得下山,但是又不能讓我跟著回去,這種欲走還留的掙扎,也讓我心裡感到很悲傷。

可是我轉念一想,就在心裡發願:這一生要以此父母所生的身體來報答父母。也就是將我有限的生命,奉獻給世界上更多的人,使他們都能從佛法中得到利益,藉此來報答父母的恩情,否則,即使與父母常相左右,也不見得能有機會報恩。這樣轉念後,心裡就覺得比較安慰,離別所帶來的痛苦,也就淡一些了。


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「真正的快樂
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

 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淺釋     日常法師 釋           http://www.theqi.com/buddhism/GL/


菩提道次第廣論 MP3  日常法師主講








線上聽MP3









 







 


菩提道次第廣論電子書籍


http://www.budaedu.org/ghosa/C008/T0183/


Written by Administrator   


Saturday, 20 January 2007

 image017


※「菩提」就是我們祈求的果--佛果


※「道」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


※「次第」是努力的過程必須一步一地循序漸進


※「廣論」就是詳細說明從凡夫到成佛這一條路
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的結構分為四個部分:(一)道前基礎,(二)下士道,(三)中士道,(四)上士道。




(一)道前基礎


道前基礎包括以下四方面:1.聽聞軌理;2.親近善士;3.暇滿人身;4.道次引導。


「我們不管學習任何知識或做任何事情之前,一定要有妥善的準備工夫,做為往前跨或更深入的基礎。比如建造一棟摩天大樓,要先勘察地形,請建築師規劃,看看這塊地是否能負載得了這棟摩天大樓?然後才可以一層一層往上建。道前基礎就是『心理準備』......」   ~日常老法師


「道前基礎就是教導我們:既然得到了殊勝圓滿的教法,應該準備什麼?要具足什麼條件、用什麼方法才能趣入,進而修學?廣論告訴我們,要親近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,要思惟人身難得易失,才會策勵自己修學佛法。」         ~日常老法師



(二)下士道


下士道包括以下四方面:1.念死無常;2.三惡趣苦;3.皈依三寶;4.深信業果。


此中最主要是皈依,為什麼要皈依?為了要離苦得樂,既然要離苦得樂,為什麼一定要皈依三寶?


「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人要具足四個條件,第一:他自己已解脫一切怖畏,徹底究竟圓滿解決。第二:他有能力幫助我們,能善巧方便度化求助於他的人。第三:他願意幫助我們,以大悲心遍救一切眾生。第四:他能普利一切有恩無恩,佛有大悲大智大力救護一切有情,對一切眾生一視同仁,即使是屢次傷害他的提婆達多,佛依然救度他。至於供養與否都無關緊要,佛真正歡喜的是我們依著他教導的方法如理行持,因為佛的目標是救我們,他把自己解決的方法如實告訴我們,還得靠我們自己依法實踐,才有可能跳出生死輪迴。以上四個條件唯佛真正具足。」


~日常老法師


    


(三)中士道


中士道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:1.思惟苦諦;2.思惟集諦;3.思惟十二因緣;4.思惟解脫生死正道。


「修道證果這一條路困難重重,若無強盛的推動力,是會半途而廢終至一事無成,所以我們要先認識苦,感其逼迫性策發修學,因此中士道說明的就是四諦:苦集滅道。集諦為因,苦諦是果,道諦是因,滅諦是果......」        ~日常老法師


「諸位應該能清楚地認識,欲修學佛法先得生起厭離心,否則會貪著世間的安樂,欲救度眾生也得靠出離心昇華為菩提心,否則自不知苦怎知眾生苦?小乘解決自身的問題尚且要厭離心,大乘要度眾生不修厭離心可以成辦嗎?所以, 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次第的必要性,由修習中士道進一步修學上士道。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日常老法師



(四)上士道


上士道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:1.發大菩提心;2.修菩薩行;3 .奢摩他;4.毘缽舍那。


「修中士道後,進一步就該想到: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海,只是自己解決生死,仍不能救度一切眾生;為救度一切眾生,自己必須成就無上佛果。由此發起菩提心,求受菩薩戒,學習六度,修學四攝,就是上士道。成佛的因是菩提心,怎樣使這個因究竟圓滿呢?廣論在最後一部分說到『止觀』﹝也就是奢摩他及毘缽舍那),止觀兼修才能明了見真實義,詳細抉擇清淨正見。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~日常老法師
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諸位善知識


阿彌陀佛


好久不見了


近來生活還好嗎


 


相信大家最近都很關注緬甸風災及四川震災


法鼓山也緊急投入救災及募款


慈悲無國界


若您有興趣盡一份佛弟子的力量


又想找個可信任的團體


歡迎進入以下連結


http://www.ddm.org.tw/event/2008/sichuan/512.htm


 


培福之外也別忘了修行喔


畢竟我們是凡夫


需要團體的力量


97年度僧大報名到0531截止


歡迎您們加入我們的行列


http://sanghau.ddm.org.tw/page_index.htm


 


此身不向今生度


更待何生度此身


人生短暫 如何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呢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經常有人向我訴苦,說他們自己這一生好像是白活了!不但經常是在胡思亂想之中,體會不到活在當下的自在;更嚴重的是,心裡常有一種悶悶的、被蒙蔽的感覺,每天活得麻木不仁、行屍走肉一般,找不到生命真正的價值!

要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,就要看我們怎麼使用生命;生命只要被使用,就會有價值。不過,價值有正面的,也有負面的。


在創造生命的價值,發揮生命的意義之前,先要瞭解構成生命價值的要素,基本有三種現象:第一是思想現象,第二是語言現象,第三是身體的活動現象。佛教將這三種現象稱之為「三業」:身體活動的行為叫做「身」,語言的行為叫做「口」,思想的行為就是「意」。生命的價值是正、是負,就要看我們如何運作這三種現象,怎樣使用這「三意」。


所謂「負面」的生命價值,就是在品德、人格方面成長得不夠,對飲食、男女等生存的物質需求與欲望較強,這是屬於動物本性的、獸性的表現;一旦這部分的欲望比較強,精神層次就不容易提昇。


至於「正面」的生命價值是什麼呢?就是具備且發揮了作為一個人應有的行為,包括:倫理道德、人際相處間的互助與尊重、理性與思想。尤其是第三項,人之所以可貴,就因為人是理性的,會思考,有思想。


老虎吃人,牠只要覺得想吃,就隨時隨地想辦法去吃,並不需要有什麼想法,只要牠想吃,牠是不會去考慮人能不能吃?雞能不能吃?如果人類沒有思想,做出來的事、說出來的話就很容易和動物一樣。


所有的動物裡,只有人有思想,為什麼不好好運用這種優點,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呢?加強人之所以為人的部分,生命的正面價值就能夠呈現出來。


不妨靜下來看一看自己:「我的腦中所想的,是道德的,還是不道德的?是合理的,還是不合理的?是有用的,還是沒有用的?是實際的,還是不切實際的?」只要經常反省,便會發現:平常我們腦中所動的念頭,沒有用的比有用的多,不道德的比道德的多,負面的比正面的多。


但是,有些人會把心思用在另一方面,結果變成了心機。例如:明明心裡很生氣,已經在罵人、恨人了,但是嘴巴上不說出來,連臉上表情和行為上也不表現出來;或是原本想講什麼,在頭腦裡過濾後,為了自己利益,反而說出相反的話,讓別人都誤以為他是好人、是君子、是可靠的人,其實他心裡面想什麼,沒有人知道。


如果思想是用在這個方面,那也不好。我們不是要在表面上做個好人,做個君子就夠了,最重要的還是要體察我們的內心,改變我們的內心,才能夠真正發現生命的意義,發揮生命的價值。


本文摘自:< 找回自己 > - 找到生命的價值。作者:聖嚴法師。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 

【災難的根源】

今天這個世間有大苦難,苦難從哪裡來的?天災人禍。人禍是戰爭,大家比較容易看得出它的業因,是世間有一些不負責任的領導人,為了自己的權力、欲望,發動戰爭,給人民帶來許多的災難,這是看近因,遠因沒有看到。至於天然災害的因素,就更不知道了。這一些災害真正的原因,佛知道,菩薩知道。我們讀佛菩薩的經論,有沒有真正的體會到?這個業因是誰造的?是我們自己造的。現代人以為造作一切惡業,推給別人,都是別人的錯,好像自己都沒有錯,受苦受難感到冤枉、冤屈。實在講,世間沒有一個受冤枉、受委屈的,所有一切苦難,都是自作自受。

《楞嚴經》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明白,貪瞋痴那個念頭,極其微細的念頭,已經形成了不善的業因,我們哪裡知道?佛給我們說出來,我們還不相信。「貪」是水災,我們遭到空前的洪水災難,洪水淹沒了整個大地。這個水患業因起源從哪裡來?起源從我們的貪心,過去生生世世起心動念,貪欲的念頭累積到今天,變成大洪水。「瞋恚」的心累積起來,變成了火山爆發。我們知道地球裡面的核心是大火,這個星球裡面為什麼這麼多的大火?那麼高的溫度?我們瞋恚心變現出來的。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,從地面看到地底琉璃透明的,清涼自在?為什麼人家居住是那個環境?佛在經上講得多了,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」。「正報」是我們的念頭,我們生活環境之好壞,是我們念頭變現的;由此可知,我們內心裡頭瞋恚的意念多麼重。「愚痴」是真妄沒有能力辨別,是非邪正不分,不但是非邪正沒有能力分辨,甚至於利害都搞不清楚;善惡利害都沒有能力辨別,愚痴到了極處。愚痴是風災。所以貪瞋痴不要說行為,念頭就感水、火、風三災,幾個人知道?佛為什麼那麼樣強調,教我們修戒定慧,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這個意思我們才真正搞清楚,是讓我們息滅現在人講的天然災害。

心裡頭把貪瞋痴斷掉,水、火、風三災就免了。縱然有水火風三災,你不會受到傷害。哪些人受到傷害?貪瞋痴沒斷的人要受災害。受災害內外交感,你裡面沒有這個因素,外面雖有,感染不上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共業裡面有別業,《楞嚴》說得透徹,「同分妄見,別業妄見」,妄是虛妄、妄想。同分妄見就是共業,共業裡面有不共業,他有貪瞋痴,我也有貪瞋痴,這就有共業;他有貪瞋痴,我沒有貪瞋痴,雖然業報現前,我們感受不一樣。所以貪瞋痴念頭愈少,你受的災難愈輕;如果完全斷掉,你就不受了。

我們感激佛陀的教誨,真實教誨。所以在今天看到這災難現前,這災難豈不就是水、火、風三災嗎?東、西方古老的預言,都集中在這個時代,我們碰上了。碰上是福、是禍?是福、是禍在我們自己一念,我們一念覺悟是福,一念不覺是禍,就在這一念覺不覺。為什麼一念覺是福?如果遇不到這個災難,我們貪瞋痴還不肯斷,勇猛心生不起來。這個災難現前了,勇猛心提起來,一下就斷掉了,那豈不是福嗎?本來成佛還不知道多久,現在一下就成就了,是福、是禍就在我們一念覺迷。所以你說眼前這些災難,吉凶禍福都不相干,吉凶禍福在個人,不在境界上。正是蕅益大師講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在人心。」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物質環境跟人事環境裡面,都沒有好壞,都沒有禍福,平等的。
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【正面看生活】演好人生大戲



問:許多人努力了大半輩子,回首看,難免有這輩子似乎白活了的感歎。可是人生不能重來,難道就只能如過河卒子,拚命向前衝而已嗎?


答:所謂「白活了」這種感覺,主要是因為沒有成就感。人的生命過程中,如果沒有一定的生命目標,也沒有生命的歸屬感,難免會產生「白活」的感歎。

這就和小動物一樣,從出生到死亡,並無更高層次的意義,沒有目標,也不知該做些什麼?累積了什麼?一個人如果沒有累積成就,回首前塵時,常會感歎生命好像是多餘的。

因為他們想像中的人生價值,是在於兒孫滿堂、高官厚爵;在於富貴、名譽、地位;有形的、有量的、可數的,才會覺得一生過得值得。有人生了很多小孩,且個個有出息,事業有成,他就會有成就感。也有一些人,要賺了很多錢,開了好幾間公司,才會覺得有成就感。

我在大陸的俗家三嫂,生了五、六個孩子。有一次我到大陸探親時,她很高興地向我說:「小叔,我為你們家族生了好幾個孩子,而且都養大了!」她的意思是說,我沒有替家族留下香火,她卻生了五、六個孩子,語氣中充滿成就、滿足感。她把孩子帶大的確是一種成就感,我對她說:「辛苦妳了!」

我們常看到一些人,既未做官、也沒賺錢,家境沒有變得更好,日子在平淡中一天一天地度過,轉眼過了大半輩子,沒有什麼數字可以看出自己這輩子的成績,就好像是白過了。

其實,生命並沒有白過。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生活、生存而努力。雖然有些人沒有能力儲蓄,但每天還是得為三餐打拚;也許在大社會中,個人只是配角,但在自我人生大戲中,卻是不可變換的角色,即使僅是跑龍套的角色,也要盡心演出。

一齣戲,要有主角、配角和跑龍套,每個人盡心演出,戲才會精彩、好看。人也是如此,主角也罷、配角也罷,只要好好演好人生大戲,自食其力,盡其在我,人生就沒白過。因為主角只是少數,大部分人都是配角。只要認清自我,演好自己的角色,自己就是主角。所以,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白過日子。

也許在大社會中,個人只是配角,但在自我人生大戲中,卻是不可變換的角色,即使僅是跑龍套的角色,也要盡心演出。


 


---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《 方外看紅塵 ---
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【正面看生活】懂得放下,才能自在



問:法師常勸人遇到困境時,要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;其中最難的是「放下」,大部分人一旦憂慮,就是時時擔心,如何才能做到「處理後就心無牽掛」呢?


答:放下,需要智慧。沒有智慧,就放不下。

有位法師在公車上讓座給一位老太太,這位老太太是跟著一位中年人、一個小孩一起上車的。這小孩是老太太的孫子,老太太就把法師讓的位子給了孫子坐。

法師心中嘀咕:「我是看妳站得不穩,才讓座的。」過了兩、三站,那三個人要下車了,老太太轉頭東張西望,不是找法師,而是找後面一位她認識的年輕人,要他過來坐孫子空出來的位子。
法師心裡想:「怎麼有這種人啊?我讓的位子,妳不坐了,應該還給我,至少跟我說聲謝謝,竟然還叫別人來坐!」這位法師對這件事耿耿於懷,十多年過去了,他還在講這個故事,這件事說明了人性自私,非常可憐,但連法師也不見得放得下。

「放下」是事情過了,就不再牽掛,不再影響到自己。

我在美國紐約的禪中心靠近拉丁區,治安不太好,有位女信徒晚上來參加打坐、聽經,就在某個轉角,兩個年輕人靠近她,一個人搶了她的皮包跑了,另一個人還對她說:「裡面有什麼東西?我去叫他送回來。」結果當然是不會送回來的。

這下子怎麼辦呢?她慌了,手足無措,只能來找我想辦法。我說:「快報警。」
「面對它」,是冷靜面對自己被搶劫的事;「接受它」,接受這樣的事就是發生了,時光無法倒轉;接下來的「處理它」,就是報警。

這位女信徒在這件事之後,再也不敢走被搶劫過的路了,有一、兩年晚間都不敢到禪中心。她覺得太危險,不能再去了;萬一又遇到歹徒就太可怕了。後來整個區域治安變好,她才又回來參加共修。

事情發生了,有智慧的作法是看清情勢,出門盡可能不帶貴重的東西,手提包也不要貴氣的。採取了必要的改變和處置,能預防的都做了,就是處理了,就應該要克服恐懼,要放下。

「放下它」,並不是從此不再處理,而是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,盡心盡力去做,但內心不憂慮。憂慮是沒有智慧的人,懂得放下,才有智慧,才能自在。


「放下」是事情過了,就不再牽掛,不再影響到自己。


 


---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《 方外看紅塵 ---
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






【生活心法 】知足是幸福的起點



        幸福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,但在追求的過程中,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?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?很多人窮盡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,換來的卻只是白髮蒼蒼和一聲聲的唏噓,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幸福的真諦。


        雖然財富、健康、名位、權勢都是一般人所喜愛的,但這些並不等於幸福。幸福的真諦應該是「平安就是福」,能不能夠平安雖然和外在環境有關係,但是決定性的關鍵,還是在於主觀的自我心態如果自己的心態能平安、知足,就是幸福;如果不知足,要獲得幸福就很難。


        真正的知足是「多也知足,少也知足,沒有也知足」,這是平安常樂的基本條件。不過,「多也知足」還容易理解,「少也知足」和「沒有也知足」就很難體會了。一般人大概會覺得納悶:「東西都不夠用了,要怎麼知足呢?更何況當什麼都沒有時,講知足不是很奇怪嗎?」


        其實,東西多不一定就能滿足,因為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、絕對的多,所有的「多」都是透過相對、比較而來的。而且,即使真的擁有很多,既不可能永恆不變,也不可能永遠維持正面的成長。所以,當「有」的時候就應該知足,至於「少」或「沒有」也是一樣,因為「少」或「沒有」都可能是「有」的開始。


        因此,無論將來「有」或「沒有」,都一樣要努力,不要和別人比較、不要和過去比較、也不要和未來比較。只要活著,就要憑自己的心力來做事,如果做錯了事,就要懂得懺悔、反省;如果做得不夠好,就要繼續努力把它做好、力求完美,以求不愧於天、地及自己的良心,這就叫做「知足」。


我常常向弟子們講一個比喻:「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裡的老鼠,不知道自己的身邊都是可以吃的米,卻在米缸裡撒尿、拉屎,把米缸弄髒了,才又跳出去找東西吃。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,還糟蹋了自己的福報。」例如,雖然在禪堂裡有很好的環境供大家修行,還有老師指導修行方法,但是很多人仍然想著:「這個方法不好、這個修行場地很差、我的身體很不舒服……」,用這些藉口來拖延自己的修行,不就像是米缸裡的老鼠嗎?


        因為缺乏感恩、知足的心,得到利益以後不但不會滿足,而且還會嫌棄別人把不要的東西送給他們,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此外,我們也要常常想到,自己的福報是從過去生中帶來的。所以,這一生要好好的惜福、培福,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報。


        一個真正知足的人,能夠瞭解「進退自如」的道理。退的時候,他不會怨天尤人,也不會認為是老天瞎了眼、自己生不逢時;進的時候,他則會心懷感謝地想:「如果不是我過去修來的福報,就是別人對我太好了。因為得到許多人的幫助,我現在才能這麼順利,無論得多、得少我都很感激。」


所以,一個人如果不培福、惜福,卻老是在享福,福報就會愈來愈少,幸福的日子總有結束的一天。一個懂得知足、惜福、培福的人,當遭逢逆境時不會抱怨,在一帆風順時則懂得感謝,無論何時何地都感到心滿意足,才是個真正幸福的人。


 


---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《真正的快樂---
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 文章欣賞(三)


這含意就是指出天界雖是壽命長、福報大,但仍有生死,非是究竟之歸處,唯有超越善惡窠臼,在有為生滅法中證悟到無為生滅,如此才能一超直入如來地,一路涅槃門。


        8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三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但      
            如
            既
            自
            江      
            永
            佛
            霧


白話解釋
         
只要得到見性心地法門的根本,就不必憂愁其它的枝末,如來的佛性像純淨的琉璃,含著一輪光華皎潔的明月。既然能認識自性如意寶珠,妙用無窮, 自利利他當中,將受用不盡。心清水月現,意定天無雲,清風吹過松林,永夜清宵無為無不為,大造大化,大徹大悟。佛的覺性與戒律的珠光印證我的本心,霧露雲霞比喻貪瞋癡慢疑等毒,雖能障蔽佛性,也只不過是暫時的現象而已。


重點提示
  佛性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,當凡夫時,佛性雖被無明煩惱、貪瞋癡所障蔽,但佛性並沒有減少一點點;當開悟證果時,佛性也沒有增加一些些,是故修道首要在於明心見性,若能明此心,見此性,悟到頓教法門,則如江中月映,清淨無染;亦如風吹松林,不沾一塵,行遍大江南北,遊走五湖四海,任性閑遊一切處,隨緣度生,皆是分分明明,歷歷自在解脫,堪稱無事道人。

  可見見性是非常的重要,在此引用一個公案:

  有位宰相研究佛法數十年,始終找不到心在何處?見不到自性,於是請教一位開悟證果的聖僧。
  
        
宰相問:「請問大師,心在何處?如何見性?如何會心?」

        
開悟聖僧云:「汝問我者即是汝心,我答汝者即是我心,我若無心如何解答汝,汝若無心如何詢問我,問我即汝心,答汝即我心,有何不見乎?從無始劫以來,乃至施為動作,一切時處,皆是汝本心,皆是汝本佛。」

  聖僧不愧是聖僧,單刀直入,開門見山的回答,現在你問我的那個,就是你的心、你的性,不隔毫端,當下即是。而我回答你的那個,當下就是我的心、我的性,從無始劫以來,所有的施為動作,在任何一個處所,任何一個空間,都是自性的作用,如此 諸 君是否已會見呢?

  所以自性在二六時中都沒有離開過我們,是故開悟聖僧云:「與君同步又同鄉,起坐相從歲月長,渴飲饑餐常對面,不須回首更思量。」這又說得更貼切了,我們的佛性,跟我們在同一處所,分寸不相離,每日吃飯、睡覺、走路,皆是性的作用,根本不必思考,不用吹灰之力,當下就能見到,所以修道即在日常生活點滴中覺悟,唯有親自體會這種境界,才能得到內心真正的解脫,如果 諸 君能會見的話,即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。何以故?諸佛菩薩同證此一心性故。


 


           9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四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降  解
            兩

            不
            如

            不 真 
            了

            無
            即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佛缽曾經裝過降伏的毒龍,高僧稠禪師也曾經以錫杖解開兩虎衝突,錫杖上面有兩鈷金環,鏗然作響,其聲歷歷。這錫杖並非只是標形,無淵源而虛有其表而已,釋迦如來親自傳授眾弟子,令行道修持之法寶,此錫杖乃佛之傳信蹤跡。無心道人已悟無生,不受後有,無真可求,無妄可斷。徹悟真妄二法,色心二法,有無二法,無非空而無相。既然無相可得,更無空可言,口欲言而亂喪,心欲緣而慮亡。如此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的境界,超倫絕待,是諸法身,是十方如來真實相。


重點提示
       
此篇證道歌中永嘉大師提及了二個典故:一是釋迦佛曾經用慈心三昧降伏毒龍於缽中。二是過去有一位高僧稠禪師曾用神通、願力,手執錫杖,將相爭的兩虎隔開。這在在指出一位有修持、有德行者,自然能感召畜生道眾生歸服,乃至天神應供,天龍八部的擁護。又如近代廣欽老和尚在中國大陸修行,有一次他上山靜修,見到一個適合修行的山洞,但此山洞卻是虎穴,廣欽老和尚便向老虎們說了幾句話:「老虎們!你們前世業障深重,如今才感召虎身,放下瞋心,好好護持修道者吧!」老虎們似乎懂得老和尚的話語,便退出山洞,讓老和尚能專心修道。諸位啊!若是沒有修持,甭說想請老虎出洞,只怕話語還未說完,早就成了老虎口中的美食了。


  缽為如法之食器,其材料、顏色、大小,均有定制,應受人天供養所用之食器,故又譯作應量器。律制規定,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缽。錫杖者,名曰智杖,亦名德杖,彰顯聖智,故曰智杖。行功德本,故曰德杖。如是杖者,乃聖人之標幟,賢士之名記,趣道法之正幢,建德義之志向。是故諸佛子等,沙門之法,應如是故,解空得道,執持錫杖。缽與錫杖乃佛陀的信物,不只是外在的一種表象,更是表徵如來正法,見法即見佛,十方三世諸佛皆持缽杖,行化十方,廣度眾生。
  


        又我們修道,首要是在會歸本來面目,覺悟一念清淨而已,當你見到光明理體時,你在生活起居中,不論是走路、吃飯、睡覺,乃至施為動作,皆是自
性的妙用,如開悟聖僧云:「清清淨淨一靈光,剎剎塵塵不覆藏,萬萬千千都是覺,多多少少弗思量,明明白白無生死,去去來來不斷常,是是非非如昨夢,真真實實快承當。」修道就是要見這清清淨淨的自性,而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性的作用,你在十方世界任意遨遊,在三界六道中輪轉不息,性也未曾增,未曾減,如果沒有性的作用,誰能夠說話?如果沒有性的作用,如何能比手劃腳?如果沒有性的作用,如何能吃飯?如果沒有性的作用,如何能唱歌跳舞?如果沒有性的作用,如何能走路、睡覺?所以性在一切生活中,不是離開生活,另有性的存在,不知諸君是否會見?所以千千萬萬都是覺,在你的行住坐臥之中,性就在你的眼前,不須求,不須斷,有求有斷又落入二乘的思想,也不用費思量,當下這一念即是汝本心,汝本性。
      


     本性本來具足,不是無中生有,本來不生,何曾有滅,無生無滅的自性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那怕是輪迴六道中,來來去去,不斷不常,就如昨日的夢
境一般,似真似假,是真是假,非真非假;人我是非,善惡好壞,皆是空幻不
實的存在,只要能當下真實承當此寶藏,迴光返照,本性清淨一靈光
,非實非虛,會見時說是一物即不中,不要捨本逐末,即能超凡入聖
,見如來真實相,則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。        


動動腦
一、 缽與錫杖的真實義如何?
二、 修道者如何會見本性?
三、 默背此篇證道歌。 (待續)


 


諸人十二時中不要錯用心好,頭上是天,腳下是地,朝明夕晦,水綠山青,物象分明亙古亙今,若恁麼承當去,早是無事起,那更言中求玄,句裡尋妙,正是埋沒自己,不如歸堂吃茶去。


 


       10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五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心 明  
            廓
            萬
            一
            豁  
            莽

            棄
            還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自心猶如大光明鏡,鑒照萬物自在無礙,心鏡廓然,朗大而寂,明無不周,光無不照,周遍大千沙界。宇宙森羅萬象都在自性心中所影現,一顆圓光自性,圓滿自在,光爍爍,本體非長非短,非黑非白,非方非圓,非內非外。行道之人,不可執著斷滅空,不可撥無因果之病,邪見滋生。莽蕩粗魯,廣造諸業,必然感召災殃禍害。如果棄捨諸有而著空,其病亦如是,好比避開水淹沒,反而又投火而自焚。


重點提示   
 一位明心見性的聖者,他能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,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,無所障礙,菩提自性能影現於一切森羅萬象,萬法皆從自性所流露,而此清淨的菩提自性,非在內、非在外,可說是微妙不可思議,非語言文字可以形容,唯有開悟證成菩提之人,才能與法相應,所以開悟聖僧云:『佛佛佛佛沒模樣,一顆圓光含萬象,無體之體即真體,無相之相即實相,非色非空非不空,不動不靜不來往,無異無同無有無,難取難捨難指望,內外圓明到處通。』這當下就是明心見性,見到清淨光明的本體,見到了佛性。那成佛後,佛的意境是如何呢?聖僧云:佛性沒有模樣,若還有模樣、有色、有形相,這你只見到相,並沒有真正見到清淨之性。


  故金剛經云:『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』這就是破相顯性,三十二相不能見佛性,八十隨形好亦非佛性,佛性非以顏色、形狀、聲塵見之、會之。那要如何見呢?要透過你多生累劫的修行,以強而有力的善根、慧根來會之。然而佛性雖沒模樣、捉不到、摸不到、看不見,但不是代表無,在六祖壇經亦云:自性能生萬法,萬法不離自性。自性能生慈悲喜捨心,能生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能生無量智慧,反之,自性亦能生貪心、毒心、嫉妒心、貢高我慢心;佛性你說它是無,稱為斷:說它是常住不滅,則稱為常;說斷說常都是落入了兩極化,你若說佛性是動是靜,是取是捨,這亦是兩邊,你說佛性與凡夫性不同,但佛又是由凡夫所成,你想說出佛性是何物,說似一物即不中,所以聖僧邊說邊掃,用反面代替正面,無非不令眾生鑽牛角尖,又落入死胡同中,他告訴我們,有一天你真正徹底明心見性,在你的施為動作中,無時無刻都是佛性作用,你處處可見,任何時處都是自性妙用,則稱為內外圓明到處通。只因為你尚未斷除內心所有的妄想意識,達到究竟空寂時,都是以妄想意識為人處事,舉止動作都是凡夫的境界,若達到內外圓明,無論你一抬頭、一舉手、一投足,乃至說話、吃飯、行住坐臥,都是自性清淨之妙用,達到此時,何嘗不是解脫!涅槃!佛心!若有所體悟則你與聖僧心境無二,與十方諸佛完全同一鼻孔出氣。


  永嘉大師又云:修道證空的道理,與涅槃相應,則了知萬法皆因緣所生,如此更能肯定因果,而凡夫不明真相,執常,認為一切現象界皆實有,因而得失取捨;或是執斷,認為一切皆空,此空為斷滅,否認過去與未來,以為人死如燈滅,則大肆縱情玩樂,而感召一世一世生死,隨業力果報而輪迴六道之中不停不息。而二乘人雖證空,卻沉浸在偏真涅槃,不發心度眾生,這亦是修道另一偏失,而菩薩行中道,不偏空、不偏有的修行,才能圓滿佛果之不二法門。


 


       11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六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捨      
            取
            學
            真
            損      
            莫
            是
            頓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捨棄妄想心,取求真理,是錯用心,如果用取捨之心,是屬對待法,猶如水中撈月,鏡裏觀花,便成機巧虛偽而已!學道之人不明瞭此中弊病,妄用之而修行,不知其非是也!這種修行法門,即是認賊為子一般。有損法性財產,
滅功德之業,如果追源溯本,莫不由此心意識作怪。所以禪宗門下一一教人了卻心意識,用無為之道而修之,修持久了,則可頓入無生知見力。


重點提示
        
愚人除事不除心,智者除心不除事。凡夫總是認為要捨妄想,求真如,殊不知有取有捨之心,卻便成世智辯聰,自做聰明,聰明反被聰明誤,不了解修道之真妄不二法門,妄想心是心,清淨心也是心;染污心是心,覺悟心也是心;魔由心造,佛也由心造,迷者認為是二心,有取有捨,能斷所斷,這都是構成生死,悟者不隨外在現象界生滅而生滅,當下迴光返照,了知迷悟一念間,不費吹灰之力,便入中道實相法門。



       
是故修道不要用妄想意識,用妄想染污的意識,就會受有為生滅,有為生滅,必墮六道,所以要用不生不滅的涅槃妙心才對。所以求真如、捨妄想,如此佛法就變成有二,有二之法非佛法。在六祖壇經云:「蘊之與界,凡夫見二,智者了達,其性無二,無二之性,即是佛性。」這正與證道歌此段不謀而合,是說明了不論五蘊也好,十八界也好,都是同一體,色法心法,在凡夫來看有二,在佛看來沒有兩樣;生滅性與不生不滅之性,在凡夫來看有二,在佛看來沒有兩樣;煩惱與菩提,在凡夫來看有二,在佛看來沒有兩樣,智者了達,見性無二,無二之性,是為佛性。所以妄想心與真如心在乍看之下像是有二,這只是染淨、迷悟之別,其性無二,這才是真正的見性,若說離開煩惱心而另有菩提心,皆是魔說,若當下,煩惱即菩提,菩提不悟,則菩提就成了煩惱。



       
但有些人在修道的過成中,尚未開悟證果,卻自認為已修行多年,道行很深,殊不知常常是說空中卻行在有中,以前有個人學佛十多年了,但是脾氣還很大,師父便問他:「你是怎麼修的,把脾氣修得這麼大?」他卻回答:「我是自性起妙用。」師父說:「這脾氣分明是會傷人的,怎能說是自性起妙用呢!妙用是不會傷人,是利益眾生,自在無染的。」所以修行到底境界有多深?不用問師父,不用問佛菩薩,捫心自問,是不是自己的貪瞋癡淨化了?是不是越來越執著了?是不是能迴光返照?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,如此一語道破,凡夫與聖者之分水嶺,凡夫是是非、善惡、好壞、對錯不分,而聖者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該不該皆由智慧的分辨。



        
心意識以唯識學解釋為:「心」指著是第八識,音譯而成「阿賴耶」。為有情根本的心識,八識之根本。它如同倉庫一般,含藏了一切善惡行為的種子,當因緣成熟時,能引生有情的根身器界, 所以為一切事物之根源。此識之義譯有多種異名。有譯作 藏識。「意」指著是第七識;華譯思量,又譯作意,它恆常在審察,恆常在思量,在審察思量中,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為我,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(我癡、我見、我愛、我慢)跟著它,故我執的成見很深,許多煩惱便是這末那識的執著而生起的。「識」指著是前六識-眼耳鼻舌身意,分別染污外在一切境界,又稱染污識。而永嘉大師接著又說,會損害我們戒定慧的法財,會傷害我們法身慧命,這都出自自我之心意識,所以禪宗往往要參悟心意識,因而頓入淨化解脫,成就不生不滅的涅槃妙心。





譬如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不虛妄性、不變異性、平等性、離生性、法定、法住、實際、虛空界、不思議界、非住非不住;大乘亦爾,非住非不住。

 


       12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七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大      
            般
            非
            早
            震      
            布
            龍
            三
            雲
            純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勇猛無畏的大丈夫,以智慧劍破煩腦賊,般若智慧鋒芒,放出金剛的光燄,不只是摧毀旁門外道的思想與邪心,早已驚破天魔眷屬的肝膽。弘宗演教,
如震大法雷,擊大法鼓,布施慈悲的法音,普被群機,灑甘露的法雨,遍潤含靈,共證無生忍。法門龍象的威猛,有教無類,滋潤無邊的眾生,不管是三乘人或者五性人,無有遺漏盡皆醒悟。雪山土地肥沃,大白牛食而生乳,純出醍醐,我已經嘗此妙味。


重點提示
       
證道歌是將永嘉大師證悟之法語編排成一句一句,並且有押韻,若能照此修行參研,時日一久,便能契入如來藏性,見性誓在必得。俗語: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若能深入了義的道理則不得不開悟證果哩!在此永嘉大師已是一位開悟聖者,他表示:我已經嘗過無上醍醐,已悟到見性法門,圓滿了義境界。



      
本文中有提到一些名詞解釋如下:

      
法雷、法鼓:雷、鼓皆是比喻之意。表示佛法能破除眾生之迷妄而使其開悟,有如雷霆之震駭眾生,又喻法音雄猛猶如震雷,能粉碎外道之邪見。亦喻眾生聽聞法音,頓生法芽,猶如春雷一動,草木生芽。又佛說之法如鼓,可誡眾進善,猶如鼓可誡兵前進。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三乘:乘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之三種法門。一、聲聞乘:聞佛聲教而得悟道,知苦斷集、慕滅修道,以此四諦為乘。二、緣覺乘: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,始觀無明乃至老死,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,由此因緣生滅,即悟非生非滅,乃以十二因緣為乘。三、菩薩乘:求無上菩提,願度一切眾生,修六度萬行,以此六度為乘。


       
五性:唯識學將人處在凡夫與聖人的情形分成五種性質:一、定性聲聞:乃具有可證阿羅和果之無漏種子者。二、定性緣覺:乃具有可證辟支佛果之無漏種子者。三、定行菩薩:乃具有可證佛果之無漏種子者。四、不定性種子:為具有二種或三種之無漏種子者。五、無種性:雖無三乘之無漏種子,然具有可成人天果之有漏種子。



       
修道,道心要堅固,道心若不堅固,往往被境界風一吹就東倒西歪了,又如空中羽毛,隨風飄動,水中浮萍,任波逐流。修道之心要有如金剛,任打不破,任擊也不退失,如此才能達到無生境界,一路涅槃門。



       
故開悟祖師云:「大丈夫隻手撥開生死路,奇男子雙眉皺裂利名關。」這就是指出修道要有大丈夫的氣魄,能慨透世間的五欲六塵,明白紅塵滾滾無盡期,有智慧能頓斷生死路,踏向菩提。對名聞利養,財色名食睡,看得淡薄,如眼中所見浮雲一般,世間總是無常,勿攀緣一切境界,則當下自性自在解脫。又如聖僧云:「清山幾度變黃山,浮世紛紛非總千,眼裏有塵三界窄,心頭無事一床寬。」在春天的時後滿山青翠茂盛,綠油油的,很漂亮、有朝氣、有活力,但到了秋天,秋風掃落葉,整座山轉變成枯黃,而世間人事物何不是如此,念頭一動,瞬間遽變,是是非非,紛紛擾擾,縱然天地寬廣也變得無容身之處,若能即時放下,則心無掛礙,無掛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

 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-----END-------


 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 



  文章欣賞(二)



        5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遊      
            尋
            自
            了
            行      
            語
            縱
            假
            我
            多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古德行腳,遍遊大江南北,海內名山大川,飽嘗航海爬山涉水的辛苦,其目的,志在找尋明師參訪正道,為了生死而參禪悟道。自從參訪曹溪南華寺六祖惠能大師以後,已悟無生妙理,明心見性,經六祖印證,既然悟入不生不滅之理,已經了解生死的實相,生死已經與我不相關。日常生活行住坐臥都在禪定中,語默動靜之時,都安住在佛性本體而自在。縱然遭逢意外,刀鋒橫逆相加,也不畏懼,坦然無怖,假使遇人暗害,以毒藥飲食,也猶等閑。釋迦牟尼佛得遇燃燈佛以後,多生累劫曾經修忍辱行而得大成就。


重點提示        
     此篇證道歌中永嘉大師走遍大江南北,歷盡千辛萬苦,尋遍善知識,無非為了明心見性,了生脫死,直到遇見了六祖惠能大師,受其印可,更證實了在行住坐臥無不是禪的表現,語默動靜無非自性的流露,了悟生死本空,如幻如化,生死即涅槃的境界,生死當下消失,世間又少了一人。所以在此段中說明了參訪善知識的重要性,因為善知識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,是痛苦中的清涼劑,能適當的給與法藥,使由世間達到出世間,由煩惱達到內心寂靜,尤其凡
夫在生死輪迴中,想要得到解脫光明之路,不能沒有善知識的引導。
  
       
上人引用公案: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蓮池大師亦是一位開悟聖僧,在他初出家時,便與四位同參道友相邀,一同去參訪善知識,他們從南到北,一路千里迢迢,來到善知識面前,這位善知識只告訴了他們三句話:一、深信因果。二、深信淨土。三、依戒為師。在一旁的四位同參道友聽了之後,如馬耳東風
,認為只是一般開示,不當作一回事,唯獨蓮池大師聽聞之後,在內心起了相當的震撼,當他回去之後,依教奉行,深信因果、淨土,並在行持中處處以戒為依歸,最後也唯有蓮池大師得到了最大的受用,成為淨土宗的一代祖師。所以在修道的過程中要多親近善知識,如文殊師利菩薩亦發願生生世世親近善知識。

      何謂善知識?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云:「有十種善知識,何等為十?所謂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。能令修習善根善知識。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善知識。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善知識。能令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。能令具足辯才隨問能答善知識。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識。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善知識。能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。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識。佛子,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善知識。」既然已證悟了自性,則吃飯、說話乃至擔柴運水,一切的六根運作皆不離自性,開悟證果之人往往能夠轉境,不被境所轉,一切的天災地變,一切刀兵劫,一切毒藥都無傷大雅,不會傷及法身慧命。正如開悟聖僧云:「妙哉法身,火不能燒,水不能溺,風不能飄,刀不能劈,軟似兜羅,硬似鐵壁,天上人間,古今不識。」


動動腦
一、永嘉大師受何人印可而悟明本性?
二、蓮池大師參訪善知識所得何語?
三、何謂善知識?
四、默背此篇證道歌。    (待續)


        6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一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幾      
            生
            自
            於
            入      
            岑
            優
            闃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多少次轉生!多少次死亡,輪迴六道,脫胎換骨,萬死萬生,頭出頭沒,生死輪迴無有定止。自從參拜六祖惠能大師的心地法印以後,使我頓然領悟,明白無生無滅之理,對一切稱譏、苦樂、利衰、得失、毫無介意,心內不會產任何憂喜!潛隱在深山谷底,居住在寂靜的阿蘭若,在高山岩穴,長松翠柏之,採果而食,瓢水而飲,天真野生自在,其樂無窮。無拘無束,無罣無礙,優自在,習定參禪,靜坐淡泊,原始生活,野僧之家。得居寂靜的清靜處所,是何等的瀟灑。


重點提示
   眾生無始劫以來,始終在六道中此生彼滅,此滅彼生的往返不休不止,時而人道,時而天道,時而阿修羅道,乃至時而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途之中,流浪生死,實在是嚐盡了苦頭,卻仍然無法了解生命是無常的,不是永恆不變的,是可壞性的,是寂滅性的,是不斷的生滅不已!那怕往昔有多少快樂喜悅之事,多少稱心如意之事,乃至多少煩惱、痛苦、不堪回首的事,如今何曾存在?縱然有多大的權利與財富,如今已成空花水月,影塵回憶,落謝影像,幻化了不可得,而眾生依舊終日的 忙、盲、茫 ,鑽得頭都尖了,還是我行我素,一點兒也不在乎生死事大,輪迴可怕,繼續沉淪,所以將世間看得越濃厚的人,心地就越污濁;心越污濁就越看不破;心裡的執著越重,生死就越重。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四十二章經云:「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,視金玉之寶如瓦礫,視紈素之服如敝帛。」釋迦佛陀貴為太子,一切的榮華富貴,權勢地位集於一身,但他了知身外之物是無法解決生老病死的憂患,反而是障道之因緣,所以佛陀說:「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。」若能淨化貪欲,則一切生死一齊休。

  是故永嘉大師告訴眾生,自從受六祖惠能大師印證心法之後,頓悟了不生滅的道理,對世間一切榮辱,別人的誹謗欺負,內心如如不動,無憂也無喜,痛苦與快樂如船過水無痕,無沾無染,修道之人就要有此境界,正如佛攝化眾生,常住於三種念而無憂喜歡慼之情,即大悲三念住:第一念住,謂眾生信佛、受行,如來亦不生歡喜之心,且常安住正念正智。第二念住,謂眾生不信佛、不受行,如來亦不生憂惱,且常安住正念正智。第三念住,謂眾生中有信者與不信者,佛知之亦不生歡慼之心,且常安住正念正智。修道人若淡泊一切人事物,淡泊世間的欲樂,則道心漸漸現前了,住在山上,住在阿蘭若(譯為山林、荒野,指適合於出家人修行與居住之僻靜場所。又譯為遠離處、寂靜處、最閑處、無諍處。),謝絕人間煙火之處亦能自在自得,這是何等瀟灑啊!


     又開悟聖僧云:「出塵離俗非易,拋棄恩愛甚難;如無衝天大志,焉能入聖超凡。」這就是說明修道要付出代價,要創造機會、改變機會,締造因緣,不要奢望不勞而獲,修行若無衝天志向,焉能完成開悟證果之神聖大業呢?所修道感情不要太重,亦不沾染五欲六塵之境,如此行道,若山若海若都會若寂靜,精進者道自可會得也。若將心化小我為大我,化小愛為大愛的精神,心如虛空,無實無虛,如此十方世界任遨遊,自在自得。


動動腦
一、 何謂阿蘭若?
二、 何謂大悲三念住?
三、 將心沉靜下來,回想過去之得
  失取捨,你心中感受如何?
四、 默背此篇證道歌。 (待續)


海闊天空渺無涯,三衣一缽飯千家,自性自在塵不染,菩提種子自開花


 


        7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十二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覺      
            一
            住
            猶
            勢      
            招
            爭
            一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修證心地法門,不歷僧祇,頓然開悟,一覺即了,不用吹灰之力即可見性,故曰不施功。凡屬一切有形有相有為之法,是與心地無為法迥然不同。住相布施只是得到人天小果福報而已。天福享盡,仍然墮落,猶如仰天射箭,勢力盡,箭本身,還自墜。招得來世在六道輪迴輾轉受報種種不如意。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教外別傳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的無為實相門,不是二乘可以比的。頓教法門,直超佛地而達寶所,不滯化城,果證無生,位齊妙覺,紹隆三寶,教化群萌,以佛莊嚴而自莊嚴。


重點提示
 
  修行要掌握根本,那何謂修行的根本呢?歷代祖師皆告訴我們,以心為根本。佛法以心為根本,八萬四千法門不離汝心,權實二法不離心,三藏十二部聖教不離心,心是萬法之本源,是故若論修行,當論其心,當解其心,究竟明心見性,不枉修行之志。若能頓悟菩提自性清淨覺了時,一覺一切覺,一真一切真,則年年月月,分分秒秒都生活在覺悟自性之中,永離生死,頓斷三界輪迴之苦,故六祖惠能大師云:「見性者不名凡夫,不見性者是名凡夫。」


  在此篇證道歌中指出一個開悟本性之人則能堪稱聖者、善知識,他能了知
一切萬法萬境當下虛妄存在,不是永恒不變的,是空性幻化不可得的,所以聖者雖處於生滅法中,自性仍是不生不滅,而凡夫不然,在不生不滅的自性中所發揮出來的作用皆是生滅法。
  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   
證道歌中以布施為例:住相布施生天福,猶如仰天射箭,勢力盡時箭還墜,這就是告訴我們修福、布施不要住相,若布施住相,沒有淨化、超越,無法達到三輪體空,則一切的貪瞋癡,無明煩惱仍然住於心中,無法達到心地光明解脫,只能得到人天小果。如同有些人做了些微的布施功德等事,卻成天掛在嘴邊,逢人便說,如此執著,則生死如何了辦?自性怎能光明自在呢?所以六祖惠能大師云:「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,布施供養福無邊,心中三惡元來造,擬將修福欲滅罪,後世得福罪還在,但向心中除罪緣,各自性中真懺悔。」所以六祖惠能大師便清清楚楚的告訴眾生,不要將修福報當作修
道,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。迷妄之人將修福當成修道,欲滅其往昔罪愆,捨本而逐末,縱得福報再大,若無從自性下手,解脫淨化,來生雖得大富貴,乃至上升天界,等到福報盡時,禪定盡時,必然隨業墮落,輪迴六道之中,無有出期,甚至投胎轉世,加上隔陰之迷,其福大所感之禍亦大,如同大富大貴之
人,因福報大,而障礙了修道之心,只貪圖眼前享樂,譬如一個生日,一個慶典,便藉此殺豬宰羊,造成無數生靈痛苦哀嚎,怨聲四起,如此的福大,豈不是帶來往後的苦果連連呢?所以造惡是不正確的,但只是一味布施、作功德
、作善事,而無法真正與空性相應,超越善惡,則縱然來生大富大貴,或是生往天界,享盡一切榮華富貴時,仍終有生死輪迴之憂患,這又因福大而帶來不可衡量的災禍。所以佛門有句話說:「佛子不生天,生天非佛子。」


           接續:(文章欣賞三)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   


           文章欣賞(一)


        1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六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常      
            達
            調
            貌
            窮      
            實
            貧
            道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修道必須選擇寂靜處,常獨行獨步,習定經行,契悟禪那三昧,證得相應智慧。已經證悟者,共同遊此清淨涅槃之菩提路。對佛法的追求,格調應該風雅高古,一身正氣,錚錚鐵骨。修道人外貌雖然憔悴,而骨氣節操堅固勝過金剛鑽石,非凡夫俗子所能認識的。世尊的出家子弟口稱貧僧,實在是身貧道不貧,他們身上穿糞掃衣、百衲衣,如果論道德,自性受用,心地藏有無價的珍寶。


重點提示
       
證道歌是令人明心見性,是頓悟法門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亦以頓教法門,達到無上正等正覺,在此篇中永嘉大師提到,若修行已到明心見性,證成菩提時,此人內心絕對不會染一切塵境,如同蓮花雖生長在卑濕淤泥中,一旦挺立離開水面,開出朵朵蓮花時,必展露其清淨光明聖潔,正如開悟證果之修道者,其生活在五欲六塵中,雖然外表看不出來,但他的心地已經光明解脫,真理存在他的心中,這不是一般世間珍寶所能比擬的,因為世間的一切是生生滅滅,空幻不實,所以用世間任何財物是無法換取解脫意境的。


  從前有個公案是這樣描述的:在古時的叢林,佛寺都蓋在山上,從山下到山上要走過一層一層的石階,當時有位宰相,學佛學得很虔誠,有一次宰相就派他的兒子到佛寺出坡(勞動服務),藉此修些福報,宰相的兒子,便扛著一擔擔的稻穀,從山下扛到山上,如此一次又一次的反覆來回,扛得他汗流浹背,
氣喘如牛。每當他扛到石階半路時,總見到一位老和尚坐在石階旁,手拿著念珠,非常輕鬆,逍遙自在的念著佛號,宰相的兒子看在眼裡,心中不平之氣上升,嘀嘀咕咕的怨言一大堆,有一次當他又走到老和尚身旁時,心中湧上一個念頭:「我扛這些稻穀,辛辛苦苦的,累得半死,你這個老和尚如何能消受得了呢?」老和尚是開悟證果的聖者,知道宰相的兒子起了這個怨氣念頭時,老和尚便開口道:「老衲一句佛,勝過萬擔糧。」此時宰相兒子當下啞口無言,懺悔萬分,身心顫慄。由這個典故可知,無為法勝過有為法,有為法是有生滅的、有生死的、是無常變化的;而無為法是由有為法淨化解脫而達到無為,念念見性,念念解脫,已達涅槃不二了。


  又開悟聖僧云:「出家人心不附物,是真修行,勞生惜死,哀悲何益,但觀無常,諸法無我,心無染著,涅槃現前。」這更說明了,出家修道人,既然出家了,便要割愛辭親,解無為法,達到中道解脫,心裡千千萬萬不要染著任何塵埃,不要攀緣任何境相,這才是真修行,一切榮華富貴如眼前浮雲,一切憂悲苦惱,亦幻化不可得,外在世間山河大地如是,內在四大五陰亦復如是,若能當下智慧深觀,則生活頻頻皆是自性的流露,涅槃無時不在,如同聖者一般,有智慧的仁者們,是要繼續當凡夫或是要轉凡入聖豈不是操縱在自我的抉擇!


何謂涅槃?涅槃有四種:
一、有餘依涅槃:謂斷盡煩惱障所顯現之真如之理。煩惱障雖滅,然尚餘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
     

二、無餘依涅槃:謂出離生死苦所顯現之真理。即煩惱斷盡,所餘五陰之身亦滅,失去一切有為
      
法之所依,自然歸於滅盡 ,眾苦永寂。
三、無住處涅槃:謂斷所知障所顯現之真理。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唯常與大 智大悲相輔,盡未
      
來際,利樂有情,然雖起悲智二用而體性恒寂。
四、本來自性清淨涅槃:謂一切法之實性即為真如之理。一切諸法雖為客塵煩惱所覆障,然本來
      
自性清淨,具有無量微妙功德,無生無滅,在凡無減,在聖無增,凡夫與聖者當體即空。


             動動腦
         一、佛教常用何種花作比喻?其原因為何?
         二、老和尚說了哪幾句話,讓宰相的兒子心生懺悔?
         三、有為法與無為法之差異?
         四、何謂四種涅槃?
         五、默背此篇證道歌。 (待續)



誰云鷲嶺佛難逢,佛在心中哪有蹤,涉水登山空負累,不如端坐自家供


 


        2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七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  無      
             利
             三
             八
             上
             中
             但
             誰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這個功德法財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利益眾生,普濟群機,毫無吝嗇。三身四智本性具足圓滿,八解六通心地之法印本具足。上等善根之士,一聞千悟,一切法洞悉明了,而不懷疑。中下劣根之士,雖然多聞,而多疑惑,不生信心。修道之士,只是求明心見性,猶如解除懷中污垢衣服,修行是各人本份天職,又何必向他人自我介紹,誇耀精進!而不注重躬行實踐呢?


重點提示
       
此篇證道歌中提到一些專有名詞,先作一番解釋:

三身:十地經論等諸經所說之三身,即()法身,為證顯實相真如之理體,無二無別,常住湛然之身。()報身,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相好莊嚴之身。()應身,順應所化眾生之根性而顯現之身。

四智:()轉前五識(眼耳鼻舌身)為清淨妙用的成所作智。()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。()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。()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。此是唯識學對四智的說法。

八解:謂依八種定力而捨卻對色與無色之貪欲,又作八背捨、八解脫。()內有色觀外色解脫。()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。()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。()空無邊處解脫。()識無邊處解脫。()無所有處解脫。()非想非非想處解脫。()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。

六通:又作六神通。()天眼通: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,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色無有障礙。()天耳通: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之語言,及世間種種之音聲。()他心通: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思之事。()宿命通:能知自身及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。()神足通:即自由無礙,隨心所欲現身之能力。()漏盡通: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,不受三界生死,而得漏盡神通之力。

  菩提自性人人具足,是無上珍寶,非是用世間上之奇珍異寶或任何財物所能比擬的,清淨的本性妙用無窮,能度化一切眾生,從古至今,凡夫不見本性,皆用妄想心、貪著心、我慢心、貢高心、不清淨之心來施為動作,而佛性每天跟你在一起穿衣喫飯,絲毫不離,你卻又不識;或縱有多聞,因根機淺薄,往往無法深入體會,仍起狐疑不信,不能當下肯定,卻一味向外追求財色名食睡之五欲六塵之境,不迴光返照,不與自己的本性做朋友,只見外在一切是是非非、得失取捨,如是甚為悲哀!

  是故諸佛菩薩乃至高僧大德才用種種權巧方便,使眾生能會見本性,如法華經云:「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,更以異方便,助顯第一義。」等到有一天你修到開悟證果時,擁有的這些解脫美德完完全全在你的自性當中本自具足,毫無欠缺,如此念念菩提,步步無生,世間忽然少一人,少了一位凡夫,又多一位聖者了,正所謂:一念不覺無明夢,夜長夢多總是空;一覺醒來衣珠在,不離當處返家鄉。

  在此引用一個公案:有一次有一位弟子向達摩祖師請問見性之大道,他說:「師父!您是否有佛性?」達摩祖師說:「有啊!」他又說:「既然師父您有佛性,那我是否有佛性呢?」達摩祖師回答:「當然你也有佛性,怎可說沒有呢?」弟子又說:「您我都有佛性,為何我怎樣也見不著佛性在何處!」達摩祖師便回答:「佛性在眼能見外在形形色色;在耳能聽一切聲塵;在舌能辨別酸甜苦辣味覺;在身能覺受粗細觸感;在心能起心動念,如是你見到否?」弟子聽了似懂非懂,但仍未見自本性,因此便搖頭說:「猶不見本性。」達摩大師不愧是開悟聖僧用權巧方便教導弟子令他開悟,令他見性,便藉用事相上的磨練使其迴光返照,於是達摩大師便說:「既然你要見性,那你將我的鞋子拿來。」當弟子過去,要拿鞋子的剎那,達摩大師又說:「大殿地板很髒,你去提水,將地板拖一拖。」弟子盛了水要拖地板時,連身子都還沒彎下去,達摩大師又說話了:「等一下!等一下!你現在去將花園的花認真澆水。」弟子心想:為什麼事情尚未完成,大師就一下子叫我做這個,一下子又叫我做那個!當下他迴光返照,剎那間照見本性,已明心見性了。如果一個人沒有佛性,是誰在拿鞋子?是誰在提水拖地?是誰在澆水呢?當他把心內歛,本性自顯,光光明明,靈靈覺覺的呈現出來,無欠無缺,無得無失,本自具足。

  足見見性是如此的重要,見性之人才是修行之起步,不見性任妄想意識隨波逐浪,生死輪迴無有出期,便受無盡大苦;若見性正如同公案中的這位弟子,恍然大悟,便能傲笑紅塵,成聖而自在解脫。如此諸位同修們,你見性了嗎?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             動動腦
          一、何謂三身四智?
          二、何謂八解六通?
          三、如何才能見性?
          四、默背此篇證道歌。 (待續)





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封鎖,今日塵盡光生,照見山河萬朵。

 


        3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八〉    編輯部


              證 道 歌
            縱      
            把
            我
            銷
            觀      
            此
            不
            何


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心地法門甚深微妙,非二乘中下之士所能明瞭,讓他人去誹謗,讓他人去非議。這些誹謗之人如同用火把燒天,只是徒自疲勞,天豈有所損傷!我聽到誹謗之言,就像飲甘露之味,入清涼池一般。所有疑惑都被消除,頓然進入不可思議的微妙境界,受用無窮。修道行忍辱,觀想惡毒之言,即是功德之母,惡言誹謗的人也可成為我的善知識,不能因為有人對我譏笑誹謗而對眾生起了冤親,應以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以法界量,忍法界辱,如果不能如此,又怎能表達無生功夫與平等的慈悲堅忍力呢?


重點提示
       
修道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解脫與覺悟,此篇中永嘉大師開示眾生,若能於生活中遭遇到逆境、阻礙、誹謗、欺侮等皆是增上緣,要化阻力為助力,化敵為友,惡境也是善知識,若能淨化超越種種一切惡境,才能一路涅槃門,達到不生不滅、見性。

  有些人無法忍受外在境界,說是倒霉不幸,世間沒有倒霉不幸的事,只是眾生迷妄無知,不了解真相,不明白因果的來龍去脈,致使內心產生不服、不滿、忿忿不平,往往會耿耿於懷,怨天尤人,與他人對立,甚至採取報復的手段,如此更造下新的災殃,感召更苦之果報,便成生死循環的大洪流而無有止息。
  
        
聖者了知因果,遇順境時與空相應,遇逆境時亦歡喜心接受,更激發修行之心,往前邁進,是故十方三世諸佛皆以苦為良師,並經過大風大浪,歷盡滄桑。若能正覺,則此煩惱、障礙何嘗不是菩提種。所謂維摩詰經云:「不入煩惱大海,不能得一切智寶。」又諺語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」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」這在在說明有時遇到苦難或無常等,才更能使我們覺醒、成長,開發智慧,只要佛心堅定,任何之事必可迎刃而解。若是一個人擁有外在生活富裕,家庭事業、人際關係等都非常美好順利,本身又具足貌美體健,如是之人想叫他來修道是非常困難的,正所謂「富貴修道難」,除非宿植德本,善根深厚,否則要他修道比登天還難。所以永嘉大師才說,一切的惡言惡語、誹謗逆境都要當作善知識。

  故佛遺教經云:「若縱恚心,則自妨道,失功德利,忍之為德,持戒苦行之所不能及,能行忍者,乃可名為有力大人,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,所以者何?瞋恚之害,則破諸善法,壞好名聞,今世後世,人不喜見。」所以不但順境要修行,逆境也要修行,因為人活在世間,往往不如意十之八九,若期望一切都在順境才要起步修行,則遙遙無期,永無機會。有時在順境中,反而難修行,因為會在不知不覺中便沈迷於五欲六塵中,所以若能把逆境當作善知識,當作功德之母,以此為增上緣,了知三輪體空,則心遇境如刀割水,如手劃虛空,不留痕跡,當下解脫,當下自在自得矣!      

       
最後引用釋迦牟尼佛累劫前行菩薩道之公案,作為佛弟子修行的警醒與楷模:

 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無量世以前曾作忍辱仙人,修忍辱行,有一次他在菩提樹下靜坐,此時來了一群綵女,綵女們見修行者,便問他一些佛法,歌利王發現隨行之綵女都不見人影,然後尋至修行人處,見綵女們圍繞修行人,專心聽經聞法,歌利王見此情狀,不由心中忿火焚燒,便惱怒惡言尋釁云:「你是一個修道人,還誘拐綵女,藉口說什麼佛法。」然後便拿起刀問忍辱仙人說:「你修什麼行?」忍辱仙人答:「我修忍辱行。」歌利王聽後更是一肚子火,拿起刀便將忍辱仙人雙手砍下,又問:「我砍下你雙手,你會恨我嗎?」忍辱仙人如如不動的回答:「我不會恨你,我修忍辱行。」歌利王怒火更甚,又將其雙腳砍斷,又說:「我已將你雙手雙腳皆砍斷,你會起瞋恨心,懷恨於我嗎?」忍辱仙人不卑不亢的回答:「我不但不會起一絲懷恨之心,並發願在我成佛時,第一個度化的弟子便是你。」歌利王心中震驚不已,此時四面掀起狂風暴雨,雷電交加,走石飛砂,天龍八部、八大金剛要來保護忍辱仙人,忍辱仙人就開口說:「請所有護法息怒,他是要考驗我的道心,是來成就我的,是我的善知識。」說完後忍辱仙人同時間雙手雙腳又生出,當下證得第八地不動地菩薩,經過多生轉世,世世行菩薩道,果真圓滿佛道,成就佛果,名號釋迦牟尼佛。忍辱仙人成佛後所度化的第一個弟子憍陳如,五比丘之一,即是往昔之歌利王,印證了累劫前之誓願。


動動腦
一、 忍辱仙人成佛後之名號為何?所度化的第一個弟子是何人?
二、 十方三世諸佛為何以苦為師?
三、 思惟當你遇到逆境時,心中會起什麼心態?
四、 默背此篇證道歌。 (待續)


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.永嘉大師證道歌〈九〉    編輯部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證 道 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宗 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非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恒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師 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百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香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天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白話解釋
       
禪宗的教義我精通,教門的教義我也精通,因為通宗通教的關係,所以禪定與智慧能圓明,不落入空寂之禪病。不只是我個人今日通達了佛理,恒河沙粒那麼多的佛陀,其體性也都相同。佛陀的言教像獅子吼一樣威猛有力,在大眾中說法,毫無畏懼,百獸聞之,皆震攝服,甚至腦裂心驚。香象雖然屬於巨獸,但是聽聞獅子吼也隨之奔波而逃,失去素日的雄威強悍,天人與龍神靜靜聽佛的法音,心中產生出無限的法喜。


重點提示
  永嘉大師不愧是一位開悟證果的聖僧,他以身作則,將其所悟引導眾生契入法海,證成無上菩提。在此篇中提到宗與教之關係,一位通宗又通教之人,不但對佛陀之教理能通達無礙,在行持上也能達到與空相應。正如開悟祖師云:「通宗不通教,開口便亂道;通教不通宗,猶如獨眼龍;宗教兩俱通,如日處虛空。」有些人標榜自己學禪宗,而不去研究教理,只一味參禪,欲與空相應,說是要明心見性,卻忽略了以教法佛典為基礎,參到後來,每每皆以自我妄想意識為出發點,背離了佛法教理,甚至落入邪知邪見之窠臼,仍沾沾自喜,誤以為已悟無上大法,便形成了開口便亂道之情形,如此偏失是非常危險的;另外有些人雖然終日研究三藏十二部經典,對教理摸得清清楚楚,但卻不實際從心地下功夫,對自性作一番參悟,縱得廣學多聞對生死大事亦是枉然。所以一位修道者不可偏失兩邊,宗與教是相輔相成的,如能通宗通教,則能知解行證,定慧圓明,達成佛道之圓滿,如同大地在陽光的普照之下呈現出一片光明。

  如果一個人悟明本性的話,那與十方三世諸佛之法體皆同,若開悟證果成就佛道則講經說法就如同獅子吼,勇猛無畏,這是比喻的話,獅子是萬獸之王,吼聲威武能使萬獸臣服,如同佛陀講經說法得四無礙辯,滔滔不絕,能攝伏人心,能粉碎外道錯誤思想,使之心悅臣服,歸順於佛陀座下,連天龍八部都能歡喜擁護,所以佛門有句話說:「有佛出世龍天喜,無僧說法鬼神愁。」所以能夠聽經聞法是莫大的享受,莫大的幸福,莫大的尊嚴,能夠使我們了生脫死,證成無上菩提。          

何謂四無礙辯:
一、法無礙辯:謂善能詮表,領悟法之名句、文章,並能決斷無礙。
、義無礙辯:謂精通於法所詮之義理,並能決斷無礙。
三、詞無礙辯:謂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。
四、樂說無礙辯: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係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動動腦
一、何謂宗?何謂教?
二、佛陀說法以獅子作比喻,其因為何?
三、何謂四無礙辯?
四、默背此篇證道歌。 (待續)


 


接續 : (文章欣賞二)



        



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