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
三藏法師宣化講述
一九六九年於美國三藩市佛教講堂


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”,是這一部經的總名;“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”,是簡略的稱呼。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”,是這部經的別名,“經”這一字,是經的通名.什麼叫別名?國為只有這一部經,特別叫這個名字,其他的經典,都不是用這名字。因為佛所說的經典,都叫經,所以“經”這一字,就叫通名。


這一部經以什麼來立名呢?以“人、法、喻”都具足來立名。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”是“人”,“廣大圓滿無礙”和“大悲心”是“比喻”,“陀羅尼”是“法”;所以“人、法、喻”都具足。這一部經,以“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”來做譬喻。陀羅尼是梵語,此云“總持”; 總持就是法,這叫持的法。


先講千手千眼。怎麼會有一千個手呢?這是念<大悲咒>修行所證得的威德神通這種的相。我們念 <大悲咒>,你不要看得這麼容易,這麼簡單。<大悲咒>這三個字,要宿世善根深厚,才能遇見。如果沒有宿世的善根----不單有善根,而且要深厚-----你不要說念<大悲咒>,就是想要聽<大悲咒>這三個字,也沒有機會給你聽見;


所以說“及至名字不可得聞,何況得見”。況且你得見著,而又能持誦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;


可以說“百千萬劫難遭遇”,百劫、千劫、萬劫,都不容易遇著。我們現在這是宿世深厚的善根成熟了,所以才能聞到<大悲咒>三個字的名字,才能學習、誦持<大悲咒>神妙章句,才能離開經本背誦<大悲咒>。這都是有大善根,宿世有不可思議的種子,才能遇到的。


所以,我們今天來聽<大悲咒>的人,都是有善根的。你想一想:這個世界上,沒有聽見<大悲咒>的人有多少?在整個三藩市,能不能有超過五百人以上聽見過<大悲咒>的名字?我相信都不一定。三藩市有多少人口?你這麼計算一下,世界有善根的人有多少?所以我們現在能聽見 <大悲咒>的名字,自已都要生一種歡喜的心,生一種慶幸的心,生一種難遭遇的心!你不容易遇見<大悲咒>啊!遇到<大悲咒 >,切記不要輕易就把它放過去!


這一次,能講解這部<<大悲陀羅尼經>>,這更是不可思議的境界。因為在幾個月以前,<<金剛經>>將要講完時,佛教講堂護法果地和果寧、果前等,就研究想要聽這一部<<大悲陀羅尼經 >>。為什麼要聽這一部<<大悲陀羅尼經>>呢?因為由去年開始,在佛教講堂每個禮拜教“四十二手眼”秘密的法門;


這個秘密法門,不單是秘密,根本我就從來不傳這種的法。因為到美國這兒來,我想把這秘密不傳的法,傳給你們這一班美國有善根的人;


所以在去年,開始教四十二手微妙不可思議的法門。但是我可沒有到任何地方去向人說:“啊!我這是秘密法,不向你傳。”我這雖秘密法,但是傳給人。傳給什麼人呢?必須要皈依三寶的人,必須要深信佛法的人。


這四十二手傳完之後,有幾位對這部<<大悲陀羅尼經>>發生興趣,想要明白四十二手的經義;


所以由果地居士發起,請講這部<<大悲心陀羅尼經>>。當時,我看這一班人誠心難卻,所以也就答應講這<<陀羅尼經 >>。可是講完<<金剛經>>,又繼續講<<心經>>。<<心經> >雖然兩百多個字,也講了三個月;


不過這兩三個月,只有禮拜天講,不是天天講,若天天講,大約有一個月、半個月就可能講完了。現在<<心經>>已經講完,所以現在講這部<<大悲心陀羅尼經>>。


這一部經,可以說是你們一般人,從來都沒有聽過; 不單你們沒有聽過,就是中國人聽過的也很少;
中國人聽過的,能這部經的意思,都能講解明白,也是不容易,也是很少的。
所以現在我來給你們講這部<<大悲心陀羅尼經>>,你們每一個人,必須要把腦子裡的垃圾,先收拾干淨;
不要打那麼多妄想,不要有那麼多的貪心,不要有那麼多的瞋心,不要有那麼多的癡心。把貪、瞋、癡垃圾,先收拾干淨,也就把每一個人的“糞”給除干淨。要把自已這些不干淨的東西,都掉到外邊去,然後再裝上甘露法水,那時候才能清淨地得到這法的力,這是最要緊的。
現在講“千手千眼”,你說:“修大悲陀羅尼,才能得到千手千眼;這千手千眼,有個麼用呢?我們每一個人有兩只手,有兩個眼睛,已經很好了。兩只手,可以拿東西,兩個眼睛,可以看東西;要那麼多眼有什麼用?要那麼多手十什麼?這研究起來,現在是科學時代,這麼手多,沒有用的,這麼多眼睛,也沒有什麼用。”那麼你要是嫌多,就不需要修大悲法。


我現在把“千眼”先解釋。你有兩眼眼睛,你把這兩個眼眼閉上,就看不見東西,你若睜開才能看見。你若有一千個眼睛,把這個眼睛閉上休息休息,把那個眼睛睜開,換一換,你看!這不是妙嗎?你把這個眼睛閉上休息休息,又睜開兩個眼睛,不單兩個眼睛,而且有千眼那麼多。


這個手眼,所謂“千眼照見”,我們的眼睛,只可以看十里路、二十里路、你用望遠鏡看一百里路,再望元了,恐怕就目力達不到。你有千眼、就怎麼樣呢?百里、千里、萬里、都可以看得見。盡虛空、遍法界,不用看television(電視),你就可以知道,喔!那兩個太空人在月球上走路,你說這妙不妙?你現在要藉著television,才能看得見人到月球裡;你若有千眼,不用television,就可以看得見。不單不用television,也不用你去安裝天線,也不需要給錢。這省了多少事!你說有一千個眼睛不好嗎?現在你知道好了吧?


不單這樣子,你這個千眼,前邊能看見後邊,後邊又可以看見前邊。所以虛老的詩上說:“腦後見肋擎鷂子,頂門具眼捉飛燕。”在腦的後邊,有眼睛可以見到自已的腮幫子。你自已看不見你自已的面;但是你若有千眼的話,後邊可以看到前邊,你自已前邊又可以看後邊,可以看見自已的面目是什麼樣子的?不單看見面,也可以看見你肚裡頭有什麼。你肚里頭有幾條懶蟲?幾條死蟲?這一看就知道。外邊可以看到裡邊,裡邊可以看到外邊,就像玻璃似的。玻璃肚子,玲瓏透體,裡邊的,外邊的,都是沒有隔礙,你肚子裡邊有什麼,都可以看得見。你心是什麼樣子?你肚裡想說什麼話?用眼睛一看,哦!人裡邊 machine,那個個機器怎樣動彈?想要說什麼話?想要起一個什麼念頭?一看就知道。你要不要千眼?現在你知道了,人是不是還認為兩個眼睛就夠了?恐怕現在知道不夠了。千眼就有這樣子的妙用!


“千手”也是這樣。手可拿著東西,你不要說旁的,我們現在就講拿錢。你有兩只手,可以拿十萬塊錢; 我有一千只手,就可以拿一萬萬塊在手裡攢。你拿不了這第多,我就拿這麼多,你說這不是妙啊?譬如分蘋果,你一個人可以拿多少個蘋果,隨便你拿。啊!你有一千只手,就拿一千個蘋果,你有二只手,只可以拿兩個。你看!這是不是有用呢?但是,這不是就這個小用處,這不是像小孩子,來爭著吃,好像我們到果式的家里,她那個小女要吃小桃,like(歡喜)小的。所以這個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。


能有千手,是救人的。譬如有一千個人掉以海裡,你有二只手,這只手救一個,那只手救一個,只可以救兩個人。若有一千只手,把一千只往海裡一伸,就可以把這一千個要淹死的人都給提上來。你說這一千只手有沒有什麼用?救人啊。所以“千眼照見,千耳遙聞,千手護持”,千手是護持眾生的。哪一個眾生有什麼苦惱,你有一千只手,就伸一只把他救出苦海;若就兩只手,人救不了那麼多人。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,就是預備救人,不是預備偷東西的。你要聽清楚!不是到那兒偷蘋果,說我到蘋果樹上,可以有一個只手,偷一千個蘋果。不是的!


這一千只手、一千眼睛,究竟從什麼地方來的?我方才不是告訴你們,就從<大悲咒>裡生來的?你只要念<大悲咒 >、修大悲法、修四十二手。你看四十二後邊“總攝千臂手”,你誦一遍咒,手就多出來四十二只。一遍四十二,十遍四百二十,一百遍就四千二百;你若誦一千遍,就有四萬二千只手,也有四萬二千那麼多眼睛。就看你肯不肯修行!


但是修行要想有千手千眼,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。若你修這個法,天天不間斷用功,天天依法修行,就能成就這種不可思議的妙用。人要是今天修,明天停止,那是沒有什麼用的。你讀書,想得到人間的博士,從開始到成功,都要有十四、五年的功夫,何況你修佛法呢?你若不真真實實去用功,那是不會成就的。


觀世音菩薩是最勤的菩薩、最精進的菩薩、不願意休息的菩薩。他願意一天到晚救度眾生,不怕工作多,不怕眾生困難多,所以可以說是最忙的菩薩;他不是懶菩薩,不是歡喜休息的菩薩,是最勤的菩薩。他一只手,救人救得少,二只手,救人也救得有限度,所以他就要千手千眼-----千手,可以救大千世界的眾生;千眼,可以照顧大千世界的眾生-----他所照顧的眾生,都是受苦的眾生; 他所救度的眾生,也是有災難的眾生。


“觀世音”菩薩的“觀”,就是觀看。觀看什麼?觀看這個世界。世界上什麼呢?音聲。觀,就是能觀的智慧;世,是所觀的境界。觀是“能觀”,世是“所觀”,所觀的世間一切眾生。一切眾生,在困苦艱難的時候,就想起來。想起請來啦?想起大慈悲父,想起大慈悲母。大慈悲父是誰?觀世音菩薩。大慈悲母是誰?也是觀世音菩薩。想起來怎麼樣呢?他就念“南無觀世音菩薩,南無觀世音菩薩……”他一念“南無觀世音菩薩”,觀世音菩薩就用千眼----智慧眼看見,用天耳----智慧耳聽見,於是乎,就用智慧手救這個眾生。因為眾生不是分開有災難的,若百千萬億眾生,同時都有災難; 那麼在同時都得到快樂。因為這樣子,所以叫千手千眼觀世音。


菩薩就是幫助人的。你若能幫助人,你就是菩薩; 我若能幫助人,我也是菩薩。你若不是幫助人,你就是羅剎;我不幫助人,我也是羅剎。羅剎和觀世音菩薩,正是相對的。你看羅剎鬼女,也生得很美貌,和觀世音菩薩差不多;但是羅剎鬼女就是自私自利!所相差的,就是一個只知道利已,而不知道利人;一個只知道利人,而不知道利已。只這一相反。所以,觀世音菩薩相貌很圓滿的,羅剎女相貌也是生得不錯,但是啊!心地不同 ;就是一念之差,就在這個地方分別。


所以你若想學觀世音菩薩,就是去幫助人、利益人。說: “那我沒有什麼力量,第一我沒有錢,第二我不會講;我怎麼利益人呢?”現在我告訴你:慈悲嘴,你這嘴要慈悲不罵人; 方便舌,舌頭要做方便舌。方便舌,不是盡講是講非的;若是人家本有竟見,你能用方便權巧的講話,把這兩個人的意見,都給講和平;調和世間的斗爭,調和世界上的戰爭,這都是方便舌。“有錢沒錢都作德”,有錢也可以,沒有錢也可以作德。你有錢當然是更好一點,沒有錢也不必擔心,也不用說:“我很窮的,怎麼樣作功德呢?”作功德,就是要你存好心,行好事,做一個好人!所以要學菩薩。


“菩薩”是梵語,具足叫“菩提薩埵”。“菩提”叫“覺”,“薩埵”叫“有情”;是“有情裡的覺悟者”,也是“要覺悟一切的有情”。什麼叫有情呢?一切有氣血的,都叫有情。無氣血的,也是眾生,但是它無情,沒有感覺。雖然說: “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?”這句話說草木無情;可是草木也是有情的。不過草木的情,來得愚癡、不聰明。為什麼不聰明呢?就困為盡做一些愚癡事,所以就變成草木金石---這都是十二類眾生之一。


觀世音菩薩有不可思議的境界;這不可思議的境界,就是不可思議,所以我也講不出來是什麼樣子。你若想明白,可以問那個小沙彌,他大約對這個有一點研究。我現在講一個公案。


以前有一個人,誦持<大悲咒>,念了大約有十二年,在這十二年之中,他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,<大悲咒>也沒有給他送飯來吃, <大悲咒>也沒有給他做一件衣服穿;可是他還是相信<大悲咒>,照常念<大悲咒>。一天念一百零八遍,是最少的呢,他就念很多。


有一次,他出去旅行。在中國,有一些地方有黑店。什麼叫黑店?這種店,就好像土匪似的;土匪是到外邊去殺人、搶劫,黑店是在家裡等著。等著你來到他店裡住下,他看見你身上有錢,或者、帶著金銀財寶,是有錢的客商,他就把你招呼到一個好好的小房間;可是房間有出入的門,他自已可以隨便進來,隨便出去。他預備你住以店裡,給你吃一點麻醉的藥品,你晚上睡覺,就睡得不醒或者他晚間就把你殺了,所有的錢財,都他得到。


這個人住在黑店,但是不喝酒;因為他信佛,所以酒裡放的迷魂藥,他沒有喝酒,晚上他很清醒,沒有像死豬那麼睡得什麼都不知道。他睡到半夜,聽見有人進到他房間,一看這個人拿著一把刀,很光明耀眼;他嚇得不敢動,心想:“這個人拿著刀,一定要來殺我!”正在這時,外邊就有人叫門。要殺人的這個人,一聽有人叫門,就不敢殺人,把刀放到一邊,就去問:“是誰啊?誰叫門啊?Who are you?Who?”外邊人說:“我啊!我姓豆,叫豆輸朋。我有一個朋友,在你店裡住著,他叫什麼什麼名字,明天早晨,你告訴他,到我那兒吃早飯。”開店的一看,外邊人穿的衣服,是警察的樣子。這警察知道他想殺的這個人的名字,這個人是警察的朋友;警察來請這個人明天去吃飯,所以他晚間也不敢殺這個住店的人。


第二天一早起來,告訴住店的人,說:“你有一個朋友叫豆輸朋,他昨天晚間來對我講,請你今天到他家裡去吃早飯。昨天晚間很晚,他特別來的;因為你睡著了,他也不叫你。”這個人一聽“豆輸朋”,啊!這<大悲咒>裡有一個“豆輸朋”,他就明白了,說:“是的!我有這麼一個朋友,我們兩個約定,等一等我到他家裡去吃飯。”他住賊店,沒有被賊殺了,就因為他念<大悲咒>。所以你不要以為念<大悲咒>沒有什麼用,你生命有危險的時候,<大悲咒>就有了妙用,就會現出來。但是你現在生命沒有危險,也不需要<大悲咒>來保護你;所以你只管念,不要管它對你吃飯、穿衣服,有沒有什麼幫助。


前面所講的,是“觀世音菩薩”的意思。


“廣大”:廣,是寬廣; 大,是高大。寬廣和高大,也就是一個橫遍,一個堅窮;橫遍就是寬廣,堅窮就是高大。“橫遍十方,堅窮三界”。三界,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;十方,你們都知道,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,這八方,再加上方、下方,總起來十方。廣是橫遍義,大就是堅高義;堅起來,非常高。<楞嚴咒> 上所說的“阿那隸毗舍提”,也就是廣大的意思;這兩句,一個橫遍義,一個堅高義,可是用途不同。一念這兩句咒,妖魔鬼怪、天魔外道,都寸步難行,沒有路可走。橫遍堅高,在 <大悲咒>的廣大,意思是一樣的,但是沒有那兩句功能那樣歷害。“圓滿”:圓、滿; “無礙”:沒有障礙。廣大圓滿無礙的什麼呢?“大悲心”:這大悲心是廣大的,是圓滿的,是無礙的;這大悲心是拔苦的,是救眾生一切的苦難的。所以“悲能拔苦”,拔除眾生所有的苦;什麼能拔眾生所有的苦?就是這個陀羅尼。“陀羅尼”是梵語,翻譯成中文,叫“總持”。總,是總一切法,也就是一切法之總,也就是一切法之首,也就是一切法的一個頭; 首者頭也,誻一切法的開始。持,持無量義 ; 無量的道理,都在你這裡執持著。你只要能念<大悲咒>,就有這種的功能。
“經”字,是通名,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”是這部經的別名。這部經的名字,以人、法為名: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是“人”;


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,是“法”、喻:心,是個“喻”,譬喻<大悲咒>就好像人的心似的,所以叫大悲心陀羅尼;這是人、法、喻,都是具足了。“經”,就是經常不變的意思。這部經,以這個為名。


這一部經,句字既然有了,什麼是這部經的體呢?這部經,是以實相為體;實相無相,無所不相。有了體,就要有宗----宗旨。以什麼為它的宗旨呢?以降伏諸魔、制諸外道,做它一個宗旨。以什麼為它利用呢?以生善滅惡為它的利用。降伏諸魔、制諸外道,就是生善滅惡;所以生善、滅惡,就算它一個用。它能以生善,能以滅惡,能以拔苦,能以予樂。又以醍醐做這一部經的教相,無上甘露醍醐妙味,都在這一部經裡生出來。


以上簡單的,用名、體、宗、用、教這五重玄義,和七种立題,解釋這部經的題目。


譯者:【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】


講這部經,先講經題;現在講譯人。這部經,是誰翻譯的呢?“唐西天竺沙門”:是在唐朝的時候,有一位西天竺沙門。西天竺,在印度。印度有五部份:南印度、北印度、東印度、西印度、中印度。這是西印度的沙門。什麼叫沙門呢?沙門,是梵語,翻譯成中文,就叫勤息;就是“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”。



沙門威儀又是怎麼樣呢?馬勝比丘威儀最好,他遇著舍利弗、目犍連時,穿著袍,搭著衣,在街上走路,眼觀鼻,鼻觀口,口問心,目不旁視,耳不旁聽,走路也攝持正念;雖然在走路,和入定的樣子沒有分別。所以舍利弗和目犍連兩個人一看,“喔!這個人怎麼這麼好呢?”於是乎,就來請教他說:“你在什麼地方學得這麼好的樣子啊?”馬勝比丘就說:“我跟釋迦牟尼佛學的威儀。”他又說:“諸法從緣生,諸法從緣滅;我佛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。”他說這一切法,都從因緣生,一切法,也從因緣滅的。“我佛大沙門”,我的師父叫佛,他是沙門; “常作如是說”,常常這樣講。
這位西天竺沙門,沒有用“三藏”兩個字。三藏,就是通達經、律、論三藏的人。這位沙門,大約或者通二藏,或者通一藏,所以沒有加上“三藏”的字樣,只說“唐西天竺沙門”。“伽梵達摩譯”:伽梵達摩,是這位西天竺沙門的名字,意思是敬法,也可以說是尊法;是尊法敬法的沙門。譯,是將印度文翻譯成中文。


經文:【如是我聞。一時。釋迦牟尼佛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宮殿。寶莊嚴道場中。坐寶師子座。其座純以無量雜摩尼寶而用莊嚴。百寶幢旛。周匝懸列。】


“如是我聞”:如是,是信成就;我聞,是聞成就。信成就,你想要學佛法,必須在有信心,如果你沒有信心,你就不能學會佛法,所以一定要具足真正的信心。這是學佛法最主要的條件,必須要有信心。
如是之法,就是說:像這樣的的法,是可信的; 不像這樣的法就不可信。也就是說:正法,你就可信;若是邪法,你就不可以信。如是,是指法之辭,就是指明這個法。如,是不變的意思;是,是無非的意思,沒有不對的。
所有的佛經,都用這“如是我聞”四個字來開始。什麼是這四個字的來源呢?這四個字,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的。在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時,阿難雖然已證二果,但還是感情用事;聽說他哥哥要入涅槃,他就留也留不住----知道他請釋迦牟尼佛不入涅槃,也辦不到。辦不到怎麼樣呢?哭! 就哭起來了。這證果的聖人,也會哭!他哭得鼻涕一把,眼淚一把的,什麼也都忘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對佛太受慕了!你看<<楞嚴經> >,阿難為什麼出家呢?就因為看佛“相好光明,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”,他就生了愛欲,“喔!佛的相這麼好,我時時刻刻都著佛、侍候佛,來幫他做苦工,我也都願意。”就因為這麼一種愛心出家,所以釋迦牟尼這回入涅槃,他所愛的,要沒有了,就哭起來。你們知道,阿那律尊者是個沒有眼睛的人;不是沒有天眼,是沒有肉眼,他的肉眼瞎了。你們大約都有這種感覺,瞎子心裡特別清楚;他肯睛看不見,但是心裡很明白的。他因為眼睛看不見東西,就不打那麼多妄想,所以腦筋就非常清醒。這時,阿那律尊者也知道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,就給阿難出主意。他看難哭得這麼厲害,和他說旁的,也不會停止他的哭。
阿那律尊者說:“喂! 阿難! 你哭什麼?”
阿難說:“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,你怎麼教我不哭啊?沒有法子不哭的。”
阿那律尊者說:“唉!你現在有很要緊的事情應該辦啊! 你光哭有什麼用呢!”他這樣一講,阿難也就頭腦稍微清醒一點,不哭池。
他說:“哦! 有重要的事情?什麼重要的事情?”想一想,又想不起來; 因為他頭腦哭昏了。
阿那律尊者就說:“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,將來要結集經藏; 釋迦牟尼佛 所說的法,要用什麼字,做經的開始呢?”
阿難說:“這是應該的。這件事是對的!還有沒有什麼事情啊?”
阿那律尊者說:“現在佛在世的時候,我們是依佛而住;佛入涅槃,我們到什麼地方去住啊?我們現在是佛帶著我們化齋來吃飯,佛入涅槃,我們還以請為首?誰是我們的教主呢?”
阿難一想:“哦!這件事,也很重要的!你若不告訴我,我現在都糊塗了,什麼也想不起來的。還有沒有什麼事情呢?”
阿那律尊者又說:“佛住世的時候,我們以為師,佛入涅槃之後,我們又以誰為師呢?我們慶該舉出一個首領,一個代表,大家都要聽他的教化。我們以哪一位做我們的師表啊?”
阿難尊者說:“哦!你講這個,也是重要的,這是第三個,還有沒有啦?”
阿那律尊者說:“第四,現在佛住世,有一些惡性的壞比丘,佛自已可以制伏。佛入涅槃之後,惡性比丘怎樣治理呢?是不是惡性比丘又犯戒,就用火燒了?還是有其他的方法呢?”
阿難說:“哦!這個也是很重要的。還有沒有什麼問題?”
阿那律尊者說:“沒有了!的問題都已經告訴你,你自已還有沒有什麼問題?你自已再想一想!”
阿難尊者說:“我也沒有問題,這四個就夠了!”於是乎,把眼淚擦干,慌慌張張跑到釋迦牟尼佛住的房子裡,說:“世尊!您老人家就要入涅槃,我現有幾個問題。請問佛,怎麼樣辦理?”
釋迦牟尼佛說:“什麼問題?你說啦!”
阿難就說:“這惡性比丘,佛在世的時候,佛能降伏。佛滅度之後,怎麼辦呢?哦!這是第四個問題,我不應該先問,但是也可以做第一個,請佛您先答覆我。”
釋迦牟尼佛說:“惡性比丘怎樣調伏?你就要默擯。”“默擯”兩個字,什麼叫默?就是不和他講話。什麼叫擯?就是人人都不和他講話,他就受擯斥,受擯斥,他自已覺得沒意思,就走了。這叫默擯,也就是遷單。遷就是move(搬家);
move他的單,單就是sleeping(睡袋)之類的。佛說:“還有什麼問題,你快講吧!”
阿難說:“現在佛住世的時候,我們以佛為師。佛入涅槃之後,哪一個是我們的師父啊?我們是不是要另外再找一個師父來拜呢?”
釋迦牟尼佛說:“不必!我入涅槃之後,你們就以“戒”為師,以波羅提木叉做你們的師父。是凡比丘,出家之後就要學習戒律,以戒為師。“這第二個問題,也解決了。
阿難說﹕“我還有個問題﹐這個問題﹐非常重要﹗因為佛住世的時候﹐我們和佛在一起住。佛若不在世的時候﹐我們也沒有地方住了。怎么辦呢﹖我們住到什么地方去啊﹖”
釋迦牟尼佛說:“我入涅槃之後,你們依“四念處”而住。四念處,就是身、受心、法。身,就觀身不淨。受,就觀受是苦。心,要觀心無常。法,要觀法無我。你若用這四種的觀想,就可以得到定。所以你們要依四念處而住。”阿難說:“我還有一個問題。這個問題,是特別重要的,比以前那幾個問題都重要。”
釋迦牟尼佛說:“什麼問題這麼的重要啊?你可以講啦! ”
他說:“佛在這一生之中,所說的法,等佛入涅槃之後,我們要結集經藏,編輯經典。經典一開始,應該用什麼字樣,來代表經典呢?”
釋迦牟尼佛就說:“哦!這個問題啊!你應該用“如是我聞”這四個字,來做經的開始。”所以,是凡佛經都用“如是我聞”。就是說:這種法,是我阿難親自聽見的,不是旁人告訴我的。不是我在路上走,有一個人告訴我:“某某地主有位佛,在那兒講經說是我阿難新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的,用這四個字。
“如是我聞”四個字,有三種的意思:第一是異外道,第二是息爭論,第三是斷眾疑。
第一,異外道。什麼叫異外道呢?外疲乏所有的經典,一開始用“阿、嘎”兩個字。阿是“無”,嘎是“有”。一開始就說“無有”或者“有無”。外道的宗旨和見解,說這一切的萬物,有兩個道理,一個就是“有”一個就是“無”。有就是“常”,就是“斷”。說無論什麼事情,不是“無”,就是有“有”不是“有”,就是 “無”。總而言之,出不了這“有、無”兩個字,也就是出不了“斷、常”兩種的見解:一種“斷見”,一種“常見”。現在這“如果我聞”,也不是斷見,也不是常見,也不是有,也不是無。非有非無,這是個中道。非斷非常,這也是個中道。這是“異外道”,和處道的見解不同。
第二,息爭論。在一切的大阿羅漢裡,阿難當時僅僅證得二果。以後結集經藏的時候,雖然他證得四果,也是很年輕的阿羅漢,好像大迦葉、須菩提,這都是年紀很長,資格也很老。以阿難這麼年輕的人,結集經藏,升座說法,恐怕大眾就來爭。你也爭第一,我也爭第一,你也要first(第一),我也要first.因為first只可以一個,不可以多。這麼多阿羅漢,給哪一個呢?給年紀老的,年紀輕的不偑服。給年紀輕的,年老的心裡也不願意。給中年的,也不知給哪一個好?所以沒有法子處理這件事。那麼用“如是我聞”這四個字,這也不是你的意思,也不是我的意思,是誰的意思呢?是師父所說的經典。這沒有得講的了!你也不是first,我也不是 first。沒有first,所以大家都不爭。不會有誰看多幾本書,不久他跑到第一,你就要小心一點了!你看,我說這個法,有幾個心裡知道是怎麼回事,就開顏含笑了。
第三,斷眾疑。阿難結集經藏、登上法座時,啊!大眾頓起三疑。這三疑,是誰起的呢?是那沒有證果的人起的,不是證果的人起的。這三種疑,是什麼呢?因為阿難一升座說法的時候,大約也很高興也現出相好莊嚴。阿難本來有三十相,結集經藏的時候,一登座說法,就高興得不得了,“哦!這回我也來結集經藏,我在這兒作chairman(主席)。”他很高興時,相貌也轉了,就變得和佛的相一樣。所以這些沒證果的,就說:“哦!釋迦牟尼佛活了,釋迦牟尼佛又給我們說法來了!“就懷疑釋迦牟尼佛沒有死,又回來了。
等一等又想:“不對!釋迦牟尼佛已入涅槃,不會再來的。哦!這是其他世界的佛,來到這兒,給我們說法來了!要不然怎麼佛相這麼圓滿呢?”又起了一個懷疑,以為他方佛來。後來又說:“不對!不是他方佛來。這位佛,相貌都和釋迦牟尼佛差不多。喔!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弟阿難,轉身成佛。阿難現在成佛了!“大家就生這三種的疑惑。等阿難一說“如是我聞”這四個字,三疑頓息,“喔!這是阿難聽釋迦牟尼佛說的!”這三種的懷疑都沒有了!
“如是”是信成就,“我聞”是聞成就,“一時”是時成就,“釋迦牟尼佛”,是主成就,在“補陀落迦山”,是處成就。“補陀落迦”,是梵語,翻譯成中文,就叫“小白花”。因為山上開小白花,所以就叫補陀落迦山。“觀世音宮殿”:觀世音菩薩所住的宮殿,“寶莊嚴道場中”:這個道場,都是七寶所莊嚴的。“坐寶師子座”:佛在這個山上,坐在師子座上。“其座純以無量雜摩尼寶而用莊嚴”:這師子座是用種種雜色的摩尼寶珠造成的。“百寶幢旛”:有百寶造的幢旛,“周匝懸列”:在前邊懸掛著。


經文:【爾時如來於彼座上。將欲演說總持陀羅尼故。與無央數菩薩摩訶薩俱。其名曰。總持王菩薩。寶王菩薩。藥王菩薩。藥上菩薩。觀世音菩薩。大勢至菩薩。華嚴菩薩。大莊嚴菩薩。寶藏菩薩。德藏菩薩。金剛藏菩薩。虛空藏菩薩。彌勒菩薩。普賢菩薩。文殊師利菩薩。如是等菩薩摩訶薩。皆是灌頂大法王子。】


“爾時如來於彼座上”:當爾之時,釋迦牟尼佛在師子座上, “將欲演說總持陀羅尼故”:他將要演說總持的法門。陀羅尼,也是總持。總持,也就是陀羅尼。這個地方,是總持陀羅尼,也可以說:<大悲咒>是陀羅尼中總持的咒。“與無央數“:無央數,也就是無量數。和無央數”菩薩摩訶薩“:這些大菩薩,”俱“:在一起。
“其名曰“:這些菩薩的名字,就是”總持王菩薩“:什麼叫總持呢?總,就是總一切法。持,就是持無量義。言其一切的法門,他都受持,都是明白了達一切法門。所以這位菩薩的名字叫總持王菩薩。又有一個菩薩叫“寶王菩薩”。又有一位菩薩叫“藥王菩薩”:這藥王菩薩,專門給人治病的。“藥上菩薩”:藥王、藥上是兄弟兩個人,發願護持佛法的。其中就有“觀世音菩薩”。
又有“大勢至菩薩”:他一舉手一投足,大地都要六變震動,所以叫大勢至菩薩。“華嚴菩薩”:這是專門受持<< 華嚴經>>的菩薩。又有一位菩薩叫“大莊嚴菩薩”。“寶藏部薩”:這一位菩薩有無量的寶藏,他什麼寶貝都有。“德藏菩薩”:又有一位菩薩,他的德行無量,所以叫德藏菩薩。“金剛藏菩薩”:又有一位菩薩,是屬於金剛密跡護法菩薩之一,叫金剛藏菩薩。還有“虛空藏菩薩”,這些菩薩,你們都認識。
“彌勒菩薩”:又有一位名字叫阿逸多。阿逸多,也是梵語,翻譯成中文,叫“無能勝”。梵語“彌勒”,翻譯成中文,叫“慈氏”。彌勒菩薩將來要在這個世界成佛的。又有“普賢菩薩”、“文殊師利菩薩”,“如是等菩薩摩訶薩”:像前邊所舉出來,這是上首的菩薩摩訶薩,“皆是灌頂大法王子”:這些大菩薩,皆是受灌頂位。就是將來可以成佛,佛給他授記,授灌頂水。說他將來在某一個世界,某一個國土,某一個時間成佛,叫什麼名字。


【經文:又與無量數大聲聞僧。皆行阿羅漢。十地。摩訶迦葉而為上首。】


“又與無量數大聲聞僧”:又有無量無數大聲聞僧,“皆行阿羅漢”:都行阿羅漢,“十地”:到十地的果位。“摩訶迦葉而為上首”:老迦葉做他們的上首。阿羅漢,是梵語。有人記得翻譯英文叫什麼?有多少個意思?誰若知道就講。知道的就應該說,不說不可以的。不說,就是吝法!吝法,就是捨不得法。
阿羅漢,有 “應供、殺賊、無生”這三個意思。“比丘”(和比丘尼),也有三個意思,叫什麼?(弟子:破惡,魔….魔怕?)是怕魔?還是魔怕?如果你顛倒過來,意思就不同。在中文上,怕魔,是你怕魔王。魔怕,是魔王怕你。這個中文,應是“怖魔”,就是魔王怕你,不是你怕魔王。魔王怕比丘,但是要好的比丘,要修行的比丘。若不修行的比丘,他不單不怕,他還要欺負。你若修行,魔王怕你。你若不修行,你就怕魔王。除了怖魔、破惡外,還有一個意思,是乞士。
什麼叫十地?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、五地、六地、七地、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。這裡不可以講成“阿羅漢十地”,阿羅漢已經得到十地菩薩的境界。不是“阿羅漢十地”,是菩薩“十地”。這十地的名稱,講<<地藏經>>講了很多次,“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,千倍多於上喻”誰記得這十地?果地大約記得。你們有人記得嗎?記得快說!
弟子:遠行地
師父:遠行, okay!這是中文,英文怎麼樣講?知道嗎?
弟子:Traveling afar.
師父:Yes.(是的)
弟子:Happiness(觀喜地),Leaving dirt(離垢地)、emitting light(發光地)、blazing wisdom(焰慧地)、invincible(難勝地)、manifesting(現前地)、traveling afar(遠行地)、tranquil unmoving(不動地)、good wisdom(善慧地)、dharma cloud(法雲地)。
師父:Yes.Very good! (非常好!),這叫十地。


十地的第一地,是“歡喜地”,得到第一地的菩薩,就非常觀喜。觀世音菩薩在第一地的時候,聽見千光王靜住如來說<大悲咒>,聽過之後,由一地就證到八地的果位。由初地,就跳到八地“不動地”。所以到八地的菩薩,才有真正的定力,才真正不動。
第一地,觀喜地。到這個果位上,一切時,一切處,都觀喜教化眾生。因為歡喜。第二就是離垢,所以二地叫“離垢地”。第一歡喜地,還沒有離垢,就是沒有得到清淨。到二地的菩薩,就得到離垢,得到清淨。到三地,因為清淨之後,就發光,有一種光明,所以三地叫“發光地”。四地“燄慧地”,就是光明智慧比發光地又勝一步,又進一步。第五地叫“難勝地”,沒有可以比得了這種的智慧。第六“現前地”,什麼現前呢?智慧光明,常常現前。有的有智慧光明,但是不是常常都現前。到第六地,智慧光明時時都現前的。第七就“遠行地”,智慧光明不但現前,而且可以遍照法界,這叫遠行地。


第八地,叫“不動地”。八地以前,都還談不到真正寂光不動的定力。到第八地,就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。雖然不動,可是能“八相成道,百界作佛”。那時候,也可以到八地的果位上。也可以現身到其他的世界教化眾生,甚至於成佛,都可以了。好像世間異人,有的一生出來,就是一個肉團。就好像虛老(虛雲老和尚),生出來就是一個圓ball(球),這就叫穿著衣服來的。穿著衣服生出來這個境界,八地以上的菩薩到世界上來,就是這樣子。八地以前的菩薩來,沒有這種情形。所以無論哪個地方,你過到有小孩子,一生出來就是個圓ball(球),這都是穿著衣服來的。所謂穿著衣服,就是他很清淨的。


第九,就是“善慧地”,他這種智慧,最妙、最好了。第十地,是“法雲地”,就好像雲扶護一切眾生一樣。
“摩訶迦葉”:就是大迦葉,“而為上首”:做上首的弟子。


【經文:又與無量梵摩羅天。善吒梵摩而為上首。


又和無量無量梵天和摩羅天的魔王、魔王的眷屬。善吒梵摩為首,帶著大家。


又與無量欲界諸天子俱。瞿婆伽天子而為上首。


欲界,就是六欲諸天。欲界六天,是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和六欲諸天的天子一起來。有一個六欲天的天子叫瞿婆伽天子,他做領袖。


又與無量護世四王俱。提頭賴吒而為上首。


又有和四王天一起來的,提頭賴吒王做領袖。


又與無量天。龍。夜叉。乾闥婆。阿修羅。迦樓羅。緊那羅。摩喉(目+侯)羅伽。人。非人等俱。天德大龍王而為上首。】


“又與無量天、龍”、“夜叉”:就是鬼。“乾闥婆”:是玉帝那兒奏樂的神。“阿修羅”:就是有天福,沒有天德、天權的。“迦樓羅”:就是大鵬金翅鳥。“緊那羅”也是玉帝那兒奏樂的樂神。“摩喉(目+侯)羅伽”:就是大蟒蛇。“人、非人等”:人和非人等。“天德龍王而為上首”:其中有個龍王叫天德大龍王,他做領袖。


又與無量欲界諸天女俱。童目天女而為上首。


“又與無量欲界諸天女俱”:又和無量在六欲諸天的天女一起來的,“童目天女而為上首”:有個天女叫童目天女,她做領袖。


又與無量虛空神。江海神。泉源神。河沼神。藥草神。樹林神。舍宅神。水神。地神。風神。土神。山神。石神。宮殿等神。皆來集會。


“又與無量虛空神”:你們知道虛空神叫什麼名字?有人知道嗎?我一考試,一提出問題,把大家就考住了。虛空神叫什麼名字?<楞嚴咒>怎麼說?“舜若多性可銷亡,爍迦羅心無動轉.。”舜若多,就是虛空神的名字,舜若多就是一個虛空神。以前有紐約來的一封信,要我講五眼,我講很多“舜若多”,記得嗎?那就是虛空神嘛!唉!你們聽經都不注意!聽完,就又給回來。你們真是沒有貪心,連法都不要了,這是叫“人空法空”。


“江海神”:江裡有江神,海裡有海神。“泉源神”:水泉也有主水泉的神。“河沼神”:河沼,是小河或者小沼,也有神。“藥草神”:所有一切的藥品、草木,都有一個神管著。“樹林神”:樹林裡頭,有管樹林的神。“舍宅神”:住宅也有個舍宅神。
“水神、火神、地神、風神”:地水火風,這四大都有神。地神是個女的,以前她很貢高,說就是只有她這個神,沒有其他的神。等佛給她說法,說還有水神、火神、風神,有這四種大神。先前她不相信,以後佛用種種的比喻為她講,她才相信了。所以這都是四大的神。
“土神、山神”:這有土地神、有山神。據說老虎就是山神,所以在山上都供著一個山神爺。”“石神”:也有管石頭的神。“宮殿等神”,“皆來集會”:一起都來到這兒聚會。


凡是河,都有一個神管著,不過普通的人不知道。你若得天眼通,就知道哪兒都有神。一切時,一切處,都有神在那兒管理著。
佛有弟子叫迦留陀夷,已證得了阿羅漢果。他過河的時候,就叫河神說:“小婢,住流!”婢,就是給人做工的女人。小婢,還是個小工人,不是個大工人。他走到這兒,就叫河神說:“小婢,住流!”說你不要流水。為什麼要住流呢?你不流水,我好過去。因為證阿羅漢果的人,可以隨便走到水的地方,叫水不流動,他就走過去。左一次,過河的時候他這樣叫,右一次,也這樣叫。河神就不高興了,就到佛那兒控告他,說:“世尊!您這個徒弟一點都不禮貌。見到我,他不但不客氣,還叫:“小婢,住流!”他不應該這麼叫我啊!怎麼可以叫“小婢,住流!”呢?釋迦牟尼佛說:“那好!等他回來的時候,我叫他向你認錯。“


等迦留陀夷回來,釋迦牟尼佛就說他:“你為什麼走到河邊上,叫河神“小婢,住流”呢?你不應該這樣子粗氣!這麼樣子講話,一點都沒有禮貌!”釋迦牟尼佛又說:“迦留陀夷!你去向河神認錯,自已賠一個不是!”迦留陀夷就去了,對河神說:“小婢,莫怪!”本來河神就不願意聽“小婢”這個名字,他還說:“小婢,莫怪!”


釋迦牟尼佛和當時那些大阿羅漢也都笑起來。笑什麼呢?因為他去給人認錯,還叫人家“小婢,莫怪”。本來就因為叫小婢,人家不高興,現在他還叫人家說:“小婢,你不要怪我,我不對了!”不對,你或者應該叫“河神”,或者“尊神”,或者叫她一個其他的稱呼。他不這麼叫她,還叫她“小婢”。


為什麼他向她認錯,還叫她“小婢”呢?這因為在過去五百世,這個河神都是做迦留陀夷家裡的工人,小婢,就是小工人。這麼叫慣了。今生雖然證了阿羅漢果,他個習氣,還認為她是他的小工人。所以見著她,就叫她“小婢”,有這種因果。
由這件事情來證明,所有的任何地方,都有一種神,不過這個神,不像人是可以看得見、碰得見的。你開五眼六通,可以看得見,你若沒有開五眼六通,你就見著他,也不認得,也不知道的。


經文:【時觀世音菩薩。於大會中。密放神通光明。照耀十方剎土。及此三千大千世界。皆作金色。天宮。龍宮。諸尊神宮。皆悉震動。江河大海。鐵圍山。須彌山。土山。黑山。亦皆大動。日月珠火星宿之光。皆悉不現。】


“時觀世音菩薩”:在這個時候,觀世音菩薩“於大會中”:在大會裡,“密放神通光明”:祕密地,他自已放出光明,“照耀十方剎土”:照耀到十方國土,“及此三千大千世界”:和我們現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。這十方國土,不是在我們這三千大千世界之內,是在這三千大千世界外邊的十方世界。“皆作金色”:把所有的十方世界,和我們這三千大千世界,都照耀變成金色。
有人知道什麼叫三千大千世界嗎?沒有人知道?什麼叫一個世界?一個須彌山,一個四王天,一個日月,叫一個世界。一千個須彌山,一千個日月、一千個四王天,叫一個小千世界。一千個小千世界,叫一個中千世界。一千個中千世界,叫一個大千世界。因為三次都說 “千”,這叫三遍言千。所以把一千個小千世界、一千個中千世界、一千個大千世界,叫三千大千世界。你看這有多少?我們現在從這兒到月球去,以為不得了。在月球之外,那還不知道有多少個月球呢?無量無邊的那麼多!你到這個去,那個你還去不了呢!等你都去了,這個世界又完了。“天宮、龍宮、請尊神宮”:天宮、龍宮,和一切尊神的宮殿,“皆悉震動”:都震動了。你說他們的宮殿為什麼震動?“江河、大海、鐵圍山、須彌山、土山、黑山,亦皆大動”:一切處,都地震了,一切的光明,也都沒有了。為什麼地震呢?就因為觀世音菩薩用他祕密的神通力,所以把這一切的世界都搖動了。前邊說得很明白,若懂中文,我相信都會明白的。“日月珠火星宿之光”:這一切日月星宿的光,“皆悉不現”:諸光都不現。為什麼呢?都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光明太大,把它們的光都吃了。好像飲光氏似的,把一切的光,都吞沒了。吞沒這光,並不是說吃這光。就因為這光,把那個光就顯得沒有了。就是以吃做譬喻,說這個光,把其他的光吃了。


經文:【於是總持王菩薩。見此希有之相。怪未曾有。即從座起。叉手合掌。以偈問佛。如此神通之相。是誰所放。以偈問曰。】


“於是總持王菩薩。見此希有之相”:在這個時候,總持王菩薩見這個稀有之相,“怪未曾有”:很奇怪的!這真奇怪的!從來就沒有這麼奇怪的事情,這是怎麼回事啊?你看,總持王菩薩都不知道。難怪我問你們,你們都不知道。總持王菩薩那麼大的神通,都不知道。你們剛剛聞幾句佛法,怎麼會知道這麼妙的道理呢?所以你們雖然沒有考得上,我都原諒你們。“即從座起”:就從座起來,“叉手合掌”:叉起手來,合起掌,“以偈問佛”:以偈頌來問釋迦牟尼佛。“如此神通之相”:現這種神通的相貌,“是誰所放”:是誰所放的光?“以偈問曰”:以偈頌問釋迦牟尼佛。


經文:【


誰於今日成正覺。普放如是大光明。
十方剎土皆金色。 三千世界亦復然。
誰於今日得自在。 演放希有大神力。
無邊佛國皆震動。 龍神宮殿悉不安。
今此大眾咸有疑。 不測因緣是誰力。
為佛菩薩大聲聞。 為梵魔天諸釋等。
惟願世尊大慈悲。 說此神通所由以。】


“誰於今日成正覺”:誰於今天成佛?大地這麼光明,又這麼震動!“普放如是大光明”:普放像這種的大光明。“十方剎土皆金色”:所有十方的剎土,都變成金色, “三千世界亦復然”:三千大千世界也都變成金色。“誰於今日得自在”:哪一個菩薩在今天得到自在的神通力量?“演放希有大神力”:他演揚放出來最稀有的大神通力。“無邊佛國皆震動”:所有佛的國土都震動了,都有地震。“龍神宮殿悉不安”:龍在龍宮裡,本來很平安的,但是他在宮殿裡也不安寧。“今此大眾咸有疑”:現在大眾統統都有疑惑,“不測因緣是誰力”:都不知道這種的因緣,是誰用神通力呢?誰放出這種光明呢?請佛慈悲指示我們。“為佛菩薩大聲聞”:或者,地震和大光明是佛放的?還是菩薩放的呢?還是大聲聞羅漢放的呢?“為梵魔天諸釋等”:或者是大梵天上一切的魔王、諸天所放的光呢?或者是地祇等所放的光呢?“惟願世尊大慈悲”:我現在惟願世尊您大發慈悲,“說此神通所由以”:說一說它的來源,這神通光明,從什麼地方來的?


經文:【佛告總持王菩薩言。善男子。汝等當知。今此會中,有一菩薩摩訶薩。名曰觀世音自在。從無量劫來。成就大慈大悲。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。為欲安樂諸眾生故。密放如是大神通力。佛說是語已。】



“佛告總持王菩薩言”:佛告訴總持王菩薩說,“善男子”:善男子啊!“汝等當知”:你應該知道,“今此會中”:現在大會裡,“有一菩薩”:有一位菩薩。“摩訶薩”:是大菩薩。“名曰觀世音”:他的名字叫觀世音。“自在”:這位菩薩,是個自在的菩薩。“從無量劫來”:從無量劫以前到現在,“成就大慈大悲”:他所成就大慈大悲的功德,“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”:他善能修習所有無量無邊這麼多的陀羅尼行門。“為欲安樂眾生故”:他想要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安樂的緣故, “密放如是大神通力”:他祕密地放出這樣的大光明,這樣的大神通力。“佛說是語已”:佛說完這話之後。


經文:【爾時觀世音菩薩。從座而起。整理衣服。向佛合掌。白佛言。世尊。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。今當欲說。為諸眾生得安樂故。除一切病故。得壽命故。得富饒故。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。離障難故。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。成就一切諸善根故。遠離一切諸怖畏故。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。惟願世尊。慈哀聽許。】


“爾時觀世音菩薩”:當爾之明,觀世音菩薩,“從座而起”: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,“整理衣服”:把他的衣服,整理整齊一點,“向佛合掌”:對著佛就合起掌來,“白佛言”:對佛說:“世尊!” “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”:我有一個<大悲心陀羅尼咒>,“今當欲說”:我現在應該說一說<大悲神咒>。“為諸眾生”:為所有的一切眾生,“得安樂故”:能得到安樂的緣故。我說出這個咒,令一切眾生能得到安樂,沒有危險,沒有一切恐怖。“除一切病故”:什麼病都可除去。“得壽命故”:有人若誦持<大悲咒>,就得長壽的報。“得富饒故”:得很多錢財的。“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”:你看! <大悲咒>能滅除所有人一切的惡業。惡業,包括五逆十惡在內。最重的罪業,都可以消滅。“離障難故”:離一切的魔障困難。“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”:白法,就是清淨法,就是不染污法。染污法,就叫黑法。沒有染污法,就叫白法,誻清淨的功德。“成部一切諸善根故”:能成就一切所有的善根的緣故。 “遠離一切諸怖畏故”:你們誰要是坐飛機害怕,就念<大悲咒>,這能遠離一切請怖畏故。“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”:很快地就滿足你所希望的。你所求什麼的,都可以滿足,都可以成就的。
“惟願世尊,慈哀聽許”:我現在請求世尊,批准我的請求,慈悲許可我給大家說<大悲咒>。


經文:【佛言。善男子。汝大慈悲。安樂眾生。欲說神咒。今正是時。宜應速說。如來隨喜。請佛亦然。】


“佛言”:釋迦牟尼佛聽見觀世音菩薩向他請求,要說<大悲咒>。於是乎,他就說:“善男子”:觀世音啊!“汝大慈悲”:你啊!慈悲非常地廣大,“安樂眾生”:令眾生都要得到安樂。“欲說神咒,今正是時”:你想要說<大悲神咒>,現在正是應該說<大悲神咒>的時候啦!“宜應速說”:你應該快點講<大悲咒 >。“如來隨喜”:如來我隨喜你的功德,“諸佛亦然”:十方諸佛也隨喜贊歎你這種的功德。


經文:【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。世尊。我念過去無量億劫。有佛出世。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。彼佛世尊。憐念我故。及為一切請眾生故。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。以金色手。摩我頂上。作如是言。】


“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”:觀世音菩薩又對佛說,“世尊!”“我念過去無量億劫”:我念,就是我想起來,已經過去的無量億劫,無量億劫,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劫。劫的數目,沒有法子說得出來。“有佛出世”:那個時候,有一位佛出現於世,“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”:這位佛的名字,叫千光王靜住佛。“彼佛世尊”:那一位千光王靜住如來,那一位世尊啊!“憐念我故”:因為憐憫我的緣故,“及為一切諸眾生故”:和還為一切所有的世間,一切眾生的緣故,“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”:他說<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>。“以金色手”:千光王如來用金色的手臂,“摩我頂上”:摩我觀世音菩薩頂,“作如是言”:他作這樣的說法。


經文:【善男子。汝當持此心咒。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。作大利樂。我於是時。始住初地。一聞此咒故。超第八地。我時心歡喜故。即發誓言。】


“善男子,汝當持此心咒”:你好男孩子呀,好男人,你應該受持這個心咒。哪個心咒呢?就是<大悲心咒>,就是<大悲心陀羅尼>。“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”:惡世,就是我們現在這五濁惡世。你普遍為將來後世一切眾生,“作大利樂”:你應該利樂一切眾生。“我於是時”:我在這個時候,“始住初地”:我證得初地。初地,什麼是初地呢?就是歡喜地。“一聞此咒故”:我一聽見<大悲咒>的緣故,“超第八地”:即刻就超越到第八地。就是經過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、五地、六地、七地,到八地上。“我時心歡喜故”:我在當時,心裡就生出歡喜心的緣故,“即發誓言”:就發了誓願。誓言怎麼說的呢?


經文:【若我當來。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。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。發是願已。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。十方大地。六種震動。十方千佛。悉放光明。照觸我身。及照十方無邊世界。】


“若我當來”:假設我在未來的時候,“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”:我要是可以對於一切眾生有利益,能安樂一切眾生的時候,“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”:我希望這<大悲咒>的力量,使我即刻的在我肉身上,就生出一千只手,一千個眼睛,手千手眼都具足。“發是願已”:我發了誓願以後,“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”:我肉身上,就有千手千眼同時具足。“十方大地,六種震動”:在十方世界的大地,都有六種的震動。六種震動,就是震、吼、擊、動、湧、起。震、吼、擊是屬於聲。動、湧、起,是屬於形。“十方千佛”:十方千佛世界,“悉放光明”:同時都放大光明,“照觸我身”:這光明就照觸我身,“及照十方無邊世界”:和照耀所有的十方無邊世界。


經文:【從是已後。復於無量佛所。無量會中。重更得聞。親承受持是陀羅尼。復生歡喜。踴躍無量。便得超越無數億劫微細生死。】


“從是已後”:從這個之後,“復於無量佛所”:又在無量無邊這麼多佛的地方,“無量會中”:在無量法會時在,“重更得聞”:又得聞<大悲陀羅尼咒 >。“親承受持是陀羅尼”:我親自受持這總持咒。“復生歡喜”:又生出很大的歡喜,“踴躍無量”:跳起來啦!跳起來啦!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快樂。 “便得超越無數憶劫微細生死”:又得超過去無數億劫長時間的微細微細變易生死。


經文:【從是以來。常所誦持。未曾廢忘。由持此咒故。所生之處。恆在佛前。蓮華化生。不受胎藏之身。】


“從是以來”:從這個到現在,“常所誦持”:我常常誦持<大悲咒>,“未曾廢忘”:沒有一天忘過。“由持此咒故”:因為我念<大悲咒 >的緣故,“所生之處”:所生的地方,“恆在佛前”:常常生在佛前的時候。“蓮華化生”:得蓮花化生,“不受胎藏之身”:不受父母懷胎的身體。


經文:【若有比丘。比丘尼。優婆塞。優婆夷。童男。童女。欲誦持者。於諸眾生起慈悲心。先當從我發如是願。】


“若有比丘、比丘尼”:若有出家的男人、出家的女人,“優婆塞”:在家的男人,“優婆夷”:在家的女人,“童男、童女”,“欲誦持者”:要誦持<大悲咒 >,“於諸眾生”:對一切眾生,“起慈悲心”:應該生出慈悲心。“先當從我發如是願”:先對著觀世音菩薩發這十種的願力。


經文:【南無大悲觀世音。願我速知一切法。】


這是對著觀世音菩薩面前來發願。“南無大悲觀世音”:什麼叫南無呢?就是皈命,把自已性命交給觀世音菩薩。也就是敬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慧蓮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